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3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
疗效如何?中医药使用率总有效率90%以上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中医药全面介入、深度参与了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人第一时间上场,援助队伍规模之大、力量之强,前所未有。全国调集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驰援湖北,约占援鄂医护人员总数的13%,其中有院士3人,专家数百名。
同时,分类开展救治。轻症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中医药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实行中西医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治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武汉疫情爆发早期,许多疑似病人在隔离点等待确诊,及时给予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有效缓解了病情发展。
此外,筛选有效方药。推动科技攻关,对已经纳入第五、第六、第七版诊疗方案的中成药和方剂,进行了临床疗效的同步观察,目前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用在哪里?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分享自己的治疗实践时表示,武汉现在形势向好,连续5天实现了三个0,离不开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
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取胜的基础。张伯礼说,新冠肺炎没有特效的药物,没有疫苗,给病人发放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从开始时一天只发放3000多袋,到后来一天1万多袋药,一共发了60多万人份的药物,显著抑制了疫情的蔓延。
在方舱医院,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轻症不转为重症就是目标,所以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除了给汤剂或者口服的中成药以外,还有按摩、刮痧、贴敷等综合治疗。以江夏方舱为例,564名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经验在方舱推广后,一万多位患者普遍使用了中药,各个方舱的转重率为2%到5%左右,显著降低了由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重症救治是重中之重,对于重症患者,还是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中西医结合。在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中医都是参加重症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病人病毒转阴了,出院了,进入隔离点进行康复。在康复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做一些呼吸锻炼,同时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对脏器损伤的保护、免疫功能的修复都有积极作用。
“中国经验”愿与世界共享
当前,疫情进入全球性大流行期,中医药在中国的应用经验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介绍,现在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中医针灸。3月18日,化湿败毒颗粒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的批件后,很多国外朋友向我们要药,在我们赠送药品的时候,化湿败毒颗粒被国外朋友亲切地称为“Q-14”,Q取英文谐音CURE,治愈、解药的意思,“14”表示这张方子是由14味药组成,也由此引申一句俗语,就是“Oneforall,allfor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确切地表达出我们愿与各国人民并肩作战,共抗疫情,共享中医药的经验和成果。
余艳红表示,中医药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早期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筛选了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形成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中国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愿意拿出来供各国借鉴。
目前,中方已通过分享救治经验、捐赠中药产品、选派中医师赴外支援等多种方式,同有需求的国家开展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