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微信公号“德州市作家协会”推送一篇“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我的县长父亲》获得征文一等奖引发关注。
有网友从这个文章题目联想到,《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中的经典场面——“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由此质疑此次评选的公正性。当天晚上,该协会删除了这条动态。
但有网友在看完文章全文后发现,这篇《我的县长父亲》讲述的是一位品德高尚、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的故事,“和某部电影里获奖的情节完全是两回事”。
9月19日,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德州作协属于民间组织,是社会团体,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德州市作协相关人员表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文学作品征文,是按照廉洁文化主题创作要求、投稿作品的文学性来评选的。对于该文作者于忠东,他们并不熟悉,只是此次征文投稿的一位作者。
同日,文章作者于忠东表示,获奖文章仅为精简版,内容绝对属实,没想到会获奖。此前她曾在父亲节写过万字长文,而写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离世多年的父亲。
家人眼中“无情”的父亲,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作者于忠东在文中介绍,“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文章中,作者通过几件小事展现自己眼中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的父亲,侧面反映了父亲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
比如,于忠东在文章中说,小时候是“恨”她的父亲的,因为在她小时候母亲突然生重病,可是她的父亲接到口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照顾于忠东的母亲,而是说“我不是大夫,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多年之后,于忠东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工作日记,才知道那时候父亲是忙着和百姓秋收秋种。
作者印象中父亲做的另一件“无情”的事情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父亲明知道那年的新兵将开往北疆,随时可能参战,但还是送她16岁的大哥参军了,1973年又送她的二哥入伍。
作者还提到,自己的堂哥从山东水利厅回到禹城发展时,刚开始是一名临时工,水利局党组多次向时任县长的作者父亲打报告,希望能让堂哥转正,但是父亲硬是没批,理由就是上级没有相关政策。
作者还介绍,她的父亲多年带领当地百姓治理沙碱地,扩大当地的耕地面积。
老县长的129本工作日志
公开资料显示,《我的县长父亲》作者于忠东为山东禹城人,是当地某银行的退休干部,平时爱好写作,在当地多家媒体和文学平台都发表过作品。
在禹城市党史研究中心的官方平台上,发布过热心市民捐助工作日记的消息,而捐助人就是于忠东,日记的作者正是她的父亲于志明。
于忠东介绍,每次搬家,他的父亲都会随身携带两个大木箱,都是工作日记。这些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从1951年4月1日到1978年12月21日,于志明工作的这27年间,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落实情况。
此外,8月3日,山东省禹城市政协官方平台曾发布一篇推文,文中作者庞伟伟记载了读老县长于志明“129本工作日志”有感。
于志明同志
文章介绍,于志明1929年生于辛店镇东于村,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入党。曾任禹城“王寨区”区长、县民政科科长、宣传部长、禹城六区区委书记,1955年10月年仅26岁的于志明成为禹城县第一届人代会选举的县长。
文章写道,翻开于志明一本本的工作日志,记载着从麦田串种棉花到帮助村民抬粪施肥;从抗旱防涝到和农民一起生产自救;从深入基层调查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到改造盐碱涝洼地……
当时的人都知道,于县长家里穷。穷到什么程度?在困难时期家里5个孩子没饭吃,揭不开锅。
然而,在于志明1960年的工作日志中,夹着两张1960年和1961年的汇款单,两年汇出三十五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了。
夹在工作日志中的汇款单
原来不仅是这两年,而是从五十年代“供给制”到后来的“工资制”35年来,于志明履行烈士任荣贵的嘱托,一直向烈士亲属陈英贤汇款,直到陈英贤去世。不仅如此,1962年,于志明甄别平反后又将复职补发的1000多元工资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七十多年前,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有三十多万亩,于志明在当县长的时候,日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字眼,他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改变盐碱地、沙土窝,让庄稼多产、高产,让老百姓吃上饭。
德州作协、文联、作者本人回应
不少网友们在看完文章全文后态度反转:“为我昨天的轻浮道歉”,也有网友直言,不理解为何文章要被删除。
据大河报·豫视频9月19日消息,获奖名单发布单位德州市作协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文学作品征文,是按照廉洁文化主题创作要求、投稿作品的文学性来评选的。对于该文作者于忠东,他们并不熟悉,只是此次征文投稿的一位作者。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 消息,9月19日,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德州作协属于民间组织,是社会团体,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 对于德州作协删除获奖名单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此外,据@红星新闻 9月19日消息,文章作者于忠东告诉记者,获奖文章仅为精简版,内容绝对属实,没想到会获奖。此前她曾在父亲节写过万字长文,而写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离世多年的父亲。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