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苏敏”这个名字吗?
因为丈夫做出家暴、冷暴力、经济AA等等一些狗血没爱行为,2020年,她选择自驾游出逃。
2年的时间,苏敏自驾8万多公里,游历了国内10多个省份。
2年后的今年,58岁的她赶在中秋节回了趟家。
原因主要来自子女的思念,也有一些必然因素。
比如在中秋节前的半个月,8月25日,《人物》记者陪苏敏走了一段。
当时“追随”她的粉丝(被她鼓舞的,有相似经历的自驾游女性),已经都回家了。
只剩她还在车上。
被问到会不会也和解回家?
苏敏说:和解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丈夫早就打电话沟通了。
女儿女婿也说,这件事不可能发生,毫无希望。
但是苏敏也说,自己的旅程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
“最多三五年,还是要回归家庭,至于回去后会发生什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提前的回家没有改变什么。
结局正如苏敏进入河南地界时所料。
9月8日晚上,苏敏驾车回了河南郑州女儿的家里。
3天后,丈夫也受邀前来相聚。
时隔2年见面,进门第一句话,丈夫说的是:你还有脸回来!
不是问句,而是叹句。
“你在外面不是很能的吗?”
“这是混不下去回来了吗。”
面对这样轻蔑的嘲讽苏敏没有搭腔。
但很快熟悉的暴风骤雨还是来了。
丈夫拿起一碗面筋汤,边吃着边开骂:
车子的凹痕回老家的时候撞的吧?
门没关吧?
一家人弄得像两家人似的…
对钱财斤斤计较也没有改变。
丈夫再一次问起了过路费的问题。
当年苏敏出门后,丈夫就给她打过一次电话,不是关心她的安全,而是向她索要高速过路费。
只因为ETC绑定着丈夫,苏敏过路花了钱。
当时似乎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如今旧事重提,丈夫越骂情绪越激动,最后当着小孙子的面,砰的一声把碗摔倒地上。
“我也不怕你拍,反正我就是这样”。
稍稍安慰的是,80岁的母亲和弟弟、弟媳等家人对往日的伤疤都保持着一个默契。
报喜不报忧,他们没有要求苏敏解释太多。
“回家这几天,主要在陪伴母亲。打扫了屋子,陪着母亲上街购物,也收拾了房车。”
然后苏敏和娘家人一起吃了月饼。
月饼是苏敏回来时买的,超市里最好的一款。
不过妈妈还是忍不住问:“都六十的人了,还在外面漂,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也不知道会不会碰到其它的事情?”
苏敏则回复妈妈:“你看我这不是挺好的吗!
无论是身体健康或者心理状况、经济状况,苏敏确实得到了很大改善。
2年前,从结婚到2020年,整整30多年里,她都是抑郁的、被管控的。
因为丈夫“大男子主义”思想很严重,几乎不做家务,照顾孩子、老人、操持洗衣做饭等等全都扔给苏敏。
还总是挑剔苏敏做的不好。
“我的每一件事,丈夫都会反对。”
苏敏问丈夫为什么挑刺,丈夫就会狠狠的一瞪,“你做错了还怨我挑刺?”
随即手边的凳子便会向苏敏砸来。
为了女儿和外孙,苏敏忍了下来,但忍让并不意味着能让丈夫满意。
两人经媒人介绍认识,婚前没有感情基础,见了几次面后他们匆匆结婚。
也是因此,从结婚开始,丈夫就像防贼一样防着苏敏。
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苏敏花钱他却斤斤计较。
家里的每一份开销他都查得清清楚楚,后来更是对苏敏实行AA制。
他一个月退休金4000多块钱,但是他从来不会给我花一点,就连春节走亲戚,都是他这边的亲戚他自己出钱买礼物,我娘家的亲戚我自己花钱走动。
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压下,苏敏想要一死了之。
在一次和丈夫的冲突中,苏敏往自己的胸口扎了三刀。
这不是她第一次自杀。
我自杀过两次,第一次和老公吵架割腕,刀被孩子夺走了。第二次是2018年,又吵架,拿水果刀直接往手腕划了2刀,又往胸口捅了3刀。
活下来是幸运也是不幸。
苏敏被确诊为中度抑郁,至今车上还备着抗抑郁药物。
当然,她现在已经不用吃了。
故事从她2020年,开始自驾游时就改变了。
彼时 ,她是一个拿刀捅自己的抑郁病人。
如今,她是个爱穿花裙子,会画眉,一笑就会露出牙缝的女人。
每到一个城市,她除了上传视频,还要回复粉丝,还要抽空去看看别人的视频,借鉴学习。
有一次,苏敏在拉萨碰到和丈夫一个单位的邻居,苏敏才得知丈夫的工资其实有6000块,一直瞒着她往低了说。
苏敏很生气,但也不会太在意,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充实了。
对于感情生活,苏敏也有了意外收获。
在自驾途中,她遇到了一个仰慕自己的小老弟,还有很多姐妹团。
虽然对爱情已经不向往了,但没有暧昧的浪漫还是足以让她看清很多,学会很多。
另一方面,两年来的视频内容也反映出了苏敏生活的一种改变。
她原来开的是4万块的小汽车,女儿出了3万,自己出了一万。
空间很小,苏敏只能把帐篷等自驾装备放在车顶,锅碗瓢盆堆在后备箱。
这几年换了大车,真正“有了一个家”。
粉丝也从几千累计到了百万,在路上很多驴友都能认出她,并邀请她免费跟团。
这说明苏敏的人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说明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会因苏敏而改变,然后再次反馈回来,推动鼓励苏敏继续自己的生活。
不过,话说回来,和中秋节回家依然被嘲讽的狗血现实相比,这点改变似乎不足道,反而更像个笑话。
毕竟出走2年回家还是老样子。
母女都在各自的痛苦中挣扎,那个男人却始终我行我素安然无恙。
太讽刺了。
很多人也在评论区劝苏敏,不离婚还等什么。
也有人喊话:我们把你当英雄,你自己当了逃兵。
很长一段时间苏敏的故事,给了每个正在或者被迫承受不幸婚姻的女人一个很好的范本。
这次回家的经历,确实是让人失望了。
可苏敏为何不选择离婚呢?
如果以前是因为条件不成熟,现在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苏敏的解释是,她有两面性。
“我知道现实,我也抱有期望,我希望我们两个能平心静气地谈谈。我希望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地过下去。”
“就像开车过弯一样,我不知道会看到怎样的风景,山的那边是满眼绿色,还是满目疮痍。”
但其实说白了还是没有多少选择!
我们也有点用自己的认知去神话一个被推到大众眼前的人了。
她们的本身是她们自己,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应该怎样。
虽然56岁自驾游很叛逆,但不可否认,苏敏仍然是一个传统女性。
就像她认为自己必须带孙子,出门前习惯性把家里人的鞋刷一刷一样,性别规范影响着她。
再比如年轻时,她就因为女儿下不了决心。
这次回家她更加清楚丈夫的状况,一旦她选择离婚的话,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
女婿形容她是,既有这种老一辈思想的束缚,又有对这种新生活的向往。
这种拧巴,两年旅行是不足以抵消的。
如此一来,离不离婚,她也无法决定。
甚至结婚证已经丢了,想要离婚,还得先结一次。
这种矛盾也是很多不幸婚姻的缩影,是很多女人一辈子做不了自己,只能选择隐忍的原因。
可能个体面对的会有差异,比如有的不是和丈夫的矛盾,而是映射在婆媳问题、亲戚问题、或者子女问题上。
但归根结底是相似的,各种角色的责任使女性看清了生活,但也拖累着女性,无法好好生活。
看似洒脱的灵魂,其实都在拉扯着务实,世俗。
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会选择逃避,有些人会选择打破。
但问题在于,改变了不一定美好,可能头破血流。
逃避的也不一定越陷越深,阴影里偶尔也会照入阳光。
好比,小时候的晚上,也见过父亲对母亲动手。
如今长大,父母似乎都更和谐,但我知道母亲没那么幸福。
所以如果是我们摊上苏敏一样的丈夫,到底该如何选择?
真的无法回答。
对于女性生命如何舒展,苏敏也好,各种意见也好,提供的只是一种路径,而不是终极答案。
因为人的思想、环境不一样,苏敏能看得开,不一定别人能看得开。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一次驾车逃离可以找回自己的生活,那一定也有更多方式能让我们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不管你选择哪种,对自己负责,能坦然不后悔就足够了。
其实很多决定可能当时也只是想去做就做了,出于本能地感觉到那个选择对自己好。
然后再一步一步去生长,去变得更好。
就像这次回家之后,苏敏先给自己做了一碗面汤。
以前是家里人想吃,她才会做,两年的漂泊让她明白,自己想吃就可以自己做。
她还说,会尽快再次开始自驾游。
“等胳膊上的伤好转一些,就会出发,再次踏上旅程。”
这一次,她的第一站不再是南下孤独旅行,而是北上河北看望朋友。
由于即将满60岁,苏敏也准备在那里更新一下驾照。
待到天气转冷之后,她再折返继续往南走,到云南、广西、海南等暖和的地方去。
相信不久,我们还会再次讲述苏敏的故事。
也许那个时候她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可能是一个好的结局,也可能依然狗血。
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在路上,只要生命还在流动,今天这一路永远会比昨天好看。
也希望自己,希望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片及资料来源:
《「出逃」女人苏敏,驾驶她的车》,人物,2022.08.25
《自驾阿姨“出走”2年后回家,丈夫:你还知道回来》,红星新闻,2022.09.13
《失去很多选择,婚姻套牢了女性?》,跃报,2022.09.12
《那个登上纽约时报的中国大妈,离家出走3年后,刚刚回家了》,北美省钱快报,2022.09.14
作者简介:正经婶儿,人文博士,情感博主,二胎妈妈,畅销书作家,著有《女人不可以穷》(中文➕泰文版)等,拟于年内出版《人类吸猫简史》。影响千万女性,传递闪闪发光的正能量。关注正经婶儿(Id:zjshener),聆听直击心底的智慧观点,同50万+优秀灵魂一起成长。
分享+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今日热点
来源:正经婶儿(Id:zjshener)
编辑:菜菜
审核:陈寒冰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