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亚洲战争策源地,广泛活跃于东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兵威不可一世,对于日本战败投降的决定性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较多人认为美国投掷原子弹或苏联参战是使战局落锤定音的最终要素。

然而战争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国家政治、经济、军备、外交均对战争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战败,实为多种原因造就的结果,正如久病难医,积重难返,若毕其功、揽其词于一役,则难免有失偏颇。

对于那段历史中波诡迥异的外交博弈、军政秘闻,实难妄断其中虚实,但透过清晰可考的时事纪闻来管中窥豹,却可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日薄西山的历程识个大概。

19世纪20年代末,日本深陷经济危机,为转移国内矛盾,加紧资源掠夺,对外侵略活动不断升级。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因为我国军队的抵抗,日本军力也遭到大幅损耗。

一时间失去发起战略进攻的能力,中日双方开始进入相峙局面。

对外扩张以及对维持能源供给的需求促使日本加紧制定新的侵略计划。

当时日本军政高层围绕“北进”和“南下”两个预设方案争论不休。

“北进”计划的基本构想是先入侵蒙古共和国,并以此为跳板进攻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掠夺该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使苏联丧失对远东地区的影响力。

日本借此可独霸太平洋以西的东亚地区。

但此项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日本高层中广受质疑。

一来苏联幅员辽阔。

且在1937年前后通过五年计划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国防现代化水平较高,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二来时下德国与苏联外交关系暧昧,苏联与英法就欧洲共同防御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且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英法“祸水东引”的政治伎俩既恼火又忌惮,有意缓和与德国的关系。

德国方面因为需要尽量避免过早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亦不断向苏联示好,双方一拍即合,从国际形势上看,至少短时间内德苏两国不会爆发冲突。

日本对苏联开战后需独自面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况且从中国东北到西伯利亚,战线过长,战场半径太大,巨大的战争投入成本和潜在风险让已深陷对华战事的日本难以承受。

即便如此,许多不是很认可该方案的军政要员依然支持对苏联采取一些强硬措施。

一方面可在国际上制造“反苏烟幕”,换取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侵华的绥靖态度。

另一方面希冀通过对苏施压,迫使其对远东事务做出让步,为日军侵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自此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不断以关东边界线划定存在争议为由进行军事挑衅,最终于1939年爆发了震惊国际的满蒙边境战争。

期间著名的“诺门坎战役”中,苏联临时将多个机械化主力师混编成第1集团军,任命朱可夫为集团军司令员,对日军实施迅猛打击。

此次战役中苏军投入大量新式装备,并初步尝试了现代战争模式下多兵种协调作战,甚至有苏军将领调侃“诺门坎是苏联武器的试验场”。

日方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战役中先后投入的一万五千多名主力,直接阵亡者占比达到80%以上。

经此一战,日军大本营对苏军作战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彻底放弃“北进”计划,紧急叫停关东军司令部的作战行动,苏日双方随即约定停战。

北上受挫的日本开始推行“南下”战略,即控制东南亚地区,获取石油资源,同时又可夺占中南半岛上法属殖民地的机场。

中南半岛北抵中国云南边境、西通印度,毗邻东南亚诸岛,有了这里的机场枢纽,既能为日军扩张版图、转运石油提供极大便利,又能切断美英援助中国的海上通道。

可谓一举多得。

日本侵华并未达到战略预期目标,扩张步伐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逐渐迟滞,对外蒙、苏联的行动也未能取得积极进展。

倾注的战争成本却随战争规模持续升级而不断水涨船高,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

但由于本土矿产匮乏,靠自给能力仅能满足10%左右的能源需求,长期以来主要通过从美国进口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日本向东南亚的扩张加剧损害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时下美国奉行“孤立政策”,尽量避免直接参战。

同时英国在欧洲孤悬海外,独抗德国,形势危急,是美国首要的关注方向。

因此美国对日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积极对日展开和谈,同时为遏制日本的扩张势头,对日进行经济制裁,停止对日的石油出口。

日本迅速陷入能源危机,库存石油量仅够维持10个月左右,在与美国多次外交斡旋未果后,日军大本营制定并实施了旨在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占领东南亚的计划。

负责该计划的主要军事指挥员、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对美日的工业生产能力差距具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他大胆设想在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后,在美国尚未完全卷入战时经济体制之前,迅速完成对东南亚地区的占领的同时完全拔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港基地。

逼近美国西海岸本土,迫使美国与日本进行和谈。

想实现这样理想化的战略蓝图难如登天,从1942年日军的努力方向来看,他们显然还有一项相对贴合实际的计划。

那就是向东攻占中途岛、向南侵占澳大利亚东部岛链与重要海港,如若成功则能扼住美军反击的前进跳板,至少可在太平洋上建立一条坚固的防线。

日军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日军阶段性掌握进攻主动权,海陆空三军风驰电掣,仅用不到六个月时间便席卷东南亚。

但随后在进逼珊瑚岛、企图孤立澳大利亚的海战中失利。

继而试图派遣陆军登陆澳大利亚完成对东部港口地区的占领,却再次损失惨重,派遣近一万七千名士兵,最终只有三千多人生还。

不久后又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以弱势军力击败,日军联合舰队中最为精良的四艘大型航母被击沉。

这次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双方攻守地位逆转。

此时日本最初的防御战略彻底宣告破产,美国迅速转入战时经济体制后,军工生产能力剧增。

工业产值是日本的9倍,舰艇生产能力将近日本的4倍,飞机制造能力是日本的6倍,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火力打击程度愈发猛烈。

在实行麦克阿瑟提出的“跳岛战术”后,美军改变常识中进行逐岛争夺的战争方式,转而采取灵活穿插战术,迅速朝日本本土挺进。

同时以澳大利亚为跳板,在东南亚地区对日展开反击。

在1942年的马里亚纳海战以及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中,日本海军孤注一掷,倾其军力企图通过大规模决战挽回颓势,结果海空部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最终的莱特湾海战结束后,日本海军主干部队及舰艇装备所剩无几,无法再发挥任何战略性作用,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能源补给线被彻底切断。

另一边在中国战场上,日本由于本土不断遭到来自中国内地的美军空袭,且出于太平洋方向防御压力急需抽调驻华兵力,开始组织主力向鄂皖、川渝方向发起进攻。

企图快速结束对华战事,但在中国军民顽强抵御下,日军历经数次会战并未取得实质进展,被迫撤回到原根据地。

日本进攻无望,后续又面临能源短缺、国内经济崩溃、守备力量不足等致命问题。

但日本仍保持与盟军的激烈对抗,甚至组织敢死队发起自杀式攻击、拒绝联合公告、宣扬“一亿玉碎”。

美空军指挥官柯蒂斯-李梅为彻底摧毁日本军工生产能力,尽早结束太平洋方面的战争,决定对东京实施大规模燃烧弹轰炸。

日本军工生产与别国不同,日本主要由分布在平民住宅区中的小作坊负责零部件生产,而后拿到大型军工厂中完成组装,常规轰炸对其打击程度非常有限;

由于日式房屋多是木质结构,火势蔓延速度快,破坏面广,且日军夜间防空能力不足,在夜间即便采取低空轰炸也不会面临严重的地面防空火力威胁。

从1945年2月美军开始使用B-29轰炸机装载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试探性轰炸,在3-5月对东京及其他大城市频繁使用燃烧弹展开大规模轰炸,尤以首都东京受创最为严重。

仅3月9-10日的轰炸中,东京四分之一的城区便被焚为废墟,超8万人丧生,另有10万多人被严重烧伤,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

至5月26日美军最后朝东京投下4000吨燃烧弹后,全城几乎找不出几栋完好的建筑,生产、医疗等城市基础功能基本丧失,再也不具备轰炸价值。

除东京外,名古屋、横滨、神户等90多个大城市也遭到不同规模的燃烧弹轰炸,各地工厂、住宅区受损严重。

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陷入混乱,日本的战时经济体制彻底崩溃。此后日军大本营开始考虑与盟军媾和。

为了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日本一方面收缩战线,作出本土决战姿态,对美国实行“以战求和”政策,另一方面,对苏联避战求和,并试图说动苏联出面进行调停。

但日本也意识到在当时局势下实现这项外交愿景希望渺茫,亦同时在中国东北、朝鲜北部集结70余万关东军、20余万伪满军队,广修工事,决心抵抗苏军进攻。

苏联与美国在雅尔塔会议达成秘密协定,以承认外蒙独立为条件。

在德国正式投降后,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随即展开“八月风暴行动”,出动150余万红军主力进攻驻守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在苏军的凌厉攻势下,日军防线很快陷入崩溃,四面楚歌的日本大本营无论在物资周转、人员调度还是在统一战略战术上,均丧失了作为领导核心所必须具备的枢纽作用。

关东军这支原本庞大的主力也很快失去战略价值,各作战单位的指挥系统愈发混乱,甚至在日本宣告投降后依旧有部分日军在晕头转向的继续与苏军作战。

在苏联对日宣战前夕,美军分别于8月6日、9日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彻底陷入绝境的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宣告投降。

日本由于自身国土狭小,矿产资源匮乏,自战争伊始便始终面临能源短缺的窘迫问题,在对华战事陷入胶着后,北进与苏联作战受挫,之后面临美国经济制裁。

为继续对外侵略战争,在明晰美日国力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赌上国运悍然挑起太平洋战争,日本与中苏美英等国皆势如水火,难有外交上的斡旋余地。

至战争末期,德国与意大利相继投降,德意日轴心国体系瓦解,日本更处于以一国敌世界的孤立境地。

且海空军事主力损失殆尽,国防体系支离破碎,本土屡遭轰炸满目疮痍,经济崩溃,工业生产陷入瘫痪,住房、食品、医疗供给均存在严重不足,社会秩序极度混乱。

日军大本营已经失去了组织全国性武装对抗的人力物质条件和资源调度能力。

在盟军不遗余力地强硬打击下,即便没有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盟国实现对日本的占领依旧势在必行。

所以日本专家也曾表示,日本投降并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我们牢记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尊重其在战争进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这本无可厚非。

但历史终究有别于戏剧性的演义小说,真实的历史理应受到尽量客观地看待,不肆意夸大,不刻意贬低,对于促成日本战败投降的种种原因,尚有许多值得仔细推敲的地方。

从宏观角度看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有一点总不会错,至1945年战争接近尾声,日本败局已定,并无所谓“最终底牌”之类的斡旋余地。

纵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时期的大致动向,日本在自身国力短板与侵略野心之间不断权衡,在每一次战略抉择后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穷途末路下的困兽犹斗。

日本始终不遗余力地在为“国运”挣扎,与之相对的是被侵略国家抛颅洒血的回击。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21:1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22:05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