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年间,最让皇帝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选择皇位继承人。
以清朝历史上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为例,正是因为康熙在皇太子这件事情上面摇摆不定,才导致每个皇子都认为自己有机会继承大统,最终死的死、伤的伤、囚禁的囚禁。
对皇帝而言,没有优秀的皇子不是好事,可优秀的皇子太多了也不是好事。
不仅如此,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帝也是人。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了皇位打打杀杀,这岂不是故意给皇帝出难题。
唐初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争斗,李渊就夹在中间为难不已。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玄武门兵变之外,还有其他秘密。倘若再晚上一天的话,李渊以及李世民都会没命。
帝王之术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不假,但同时也是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开国皇帝。这倒不是后人故意将他的功绩淡化,而是成功建立大唐以后,李渊就一直玩弄自己的帝王权衡之术。
彼时李世民又太过耀眼,这才导致后人提及唐朝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李世民而非李渊,说起来也不算冤枉。
那么李渊究竟做了什么平衡术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停调和李世民以及李建成手上的势力,谁强就打压谁,谁弱就扶持谁。
这样的方法在唐朝还没建立以前,绝对没有任何错误。两个儿子争来争去,最终不还是给自己打天下。可见坑儿子的方法用好了,其实还是有奇效的。
只是唐朝已经建国了,仍然还用这样的方法,那就会导致两个儿子心生不满。
真正的平衡之术,不仅要让李建成和李世民相互平衡,更重要的是要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对自己也心理平衡。
也难怪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杀掉李建成以后,第一时间就把自己老爹护得“严严实实”,生怕老爹因为国家大事继续“操劳”。
如果当时李渊能够更加果断一些,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那么尚且还有帝王身份的他,谁也不敢公开反对。
舆论这个东西在现代很重要,在古代同样重要。师出有名四个字,也绝不是说说而已,否则明成祖朱棣反抗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也不会费尽心思想出“清君侧,正视听”这样的理由了。
秘密
话分两头,为什么说玄武门事变如果再晚一天,李渊和李世民都会没命呢?
主要原因就在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是险胜,其中惊险程度远远超过人们想象。
如果不是李世民“擒贼先擒王”,整个唐朝的历史都会因此改写。要知道当时李建成身边的士兵护卫人数,远远超过李世民,正面搏斗的话,李世民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
可玄武门作为皇宫宫门,李建成又如何能带如此之多的护卫?
这就和前文提到的帝王平衡术有关。当李建成对李渊平衡来平衡去的手段越发不满,并且势力发展越来越强大以后,就已经买通了皇宫守卫,并且自由出入皇宫之中。
对此,势单力薄的李渊也没啥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胡来。
而玄武门事变当天,李建成之所以会带众多护卫入宫,其实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老爹不愿意传位给自己,老二又一直是个大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只要让老爹“主动”把皇位让给自己,那李世民也只能干瞪眼。
因此,玄武门事变当天,李建成带兵进出皇宫,其实就是提前去“踩点”。
只是李建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准备众多护卫,最终却被李世民偷袭致死。而这些护卫也并非忠心耿耿,争来争去都是李家的天下,在谁手底下做事不是做事?
因此,当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枪挑李建成头颅,震慑李建成旧部的时候,这些人才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抗。否则这些人集体抗争的话,李世民也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李世民解决完李渊以后,以最快速度跑到皇宫里面和父亲李渊上演一出手足兄弟,却要无奈相互残杀的戏码,两人泪流满面,感人至深。
仅仅两个月以后,尚且年富力强的李渊主动退位,李世民成功当上皇帝,史称唐太宗。
至此,唐初的皇位争夺战终于告一段落,李世民最终的成就,也逐渐让世人忽略他和兄弟争斗时的冷酷无情。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