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视觉中国
曾经,很多年轻人都觉得捡破烂这件事有点丢人,是无业游民的生计,或是退休大妈们不得已的“运动”;而如今,捡破烂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艺术。在豆瓣小组“捡垃圾即是艺术”有6万多名成员,还有了专有名词叫“stooping文化”。
擦过油渍的纸巾、喝空的奶茶杯、凋谢的鲜花、摔落的玻璃碎片、不再被主人喜欢的木盒、玩偶、沙发椅凳、小狗掉的毛……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居民每天会产生1.2千克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见了废弃物的价值,在“双碳”环保的流行趋势下,他们欢喜地把这些破烂捡回家,通过创造,给予这些破烂“可循环价值”和“再创造的美”。
最近两年,年轻人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他们通勤的交通工具上。曾经有人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而如今,骑行这种把“自己当作引擎”的出行方式正成为今夏流行的生活运动方式。骑自行车不再是“穷酸+土”的象征,反而是“潮酷+时尚”的代言。一边燃脂,一边减少碳排放,让年轻人大呼过瘾。据统计,北京国内首条自行车通勤专用道日均骑行流量为4000-5000人次,累计减碳超过1500吨。
由此可见,年轻人把低碳环保搞出一种值得高调“炫耀”的时尚感,一种舒服的生活方式。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吃苦,却有很多人愿意追逐时尚。
环保是一种更舒适的生活
环保这件事很难做。
有人把环保搞成了行为艺术,几年不买一件新衣服。连上卫生间都不用纸的生活,虽然看起来很前卫,但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坚持下来。
老一辈环保的方式则千篇一律:塑料袋当垃圾袋,苦哈哈地攒几个饮料瓶……他们的出发点更多是省钱,而非环保。
对很多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上述两种环保的方式,他们都无法接受。在他们看来,环保并不是一种“任务”,也不是一种规定,而是一种兴趣;环保也并非只有一种方式,更不是刻板教条。坚持环保,带来的应该是一种更为舒适、更为有趣的生活。
“捡破烂”虽然备受推崇,但目前还偏小众,在年轻人群体中更为普遍、流行的是二手生活。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以旧换新,折价换购电子产品。据京东《2022中国电器服务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和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的成交额同比增长666%。通过以旧换新,可以让废旧电器得到专业回收处理,产生环保价值,同时也能为租房的年轻人节省更多生活空间。
另一方面,买卖二手商品也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小到图书、手办、闲置衣物、化妆品小样,大到家电、健身器材、怀旧好物,年轻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淘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的市场规模,闲置物品交易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品类,预计2025年将达到接近3万亿的市场规模。一手卖,一手买,卖家能够回血,买家以更少的预算淘到心仪好物,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一举三得,让年轻人乐此不疲。
由Vogue Business展开的、针对中国Z世代消费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关心地球和环境是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特征。他们对中国近1000名年龄在18岁至24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一半(54%)的人认为自己对“可持续”概念的了解相对清晰准确。
27%的Z世代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行动,通过减少个人碳足迹、回收和减少消费等行为,来降低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环保可以是把不穿的旧衣改造成帆布袋或者双肩包,是使用废旧玻璃杯DIY插花瓶;环保也可以是在旅行或者买咖啡时带上自己的杯子,在点外卖时勾选“不需要一次性餐具”……总之,在兴趣的名义下,环保是很酷的生活方式。
环保成分党,用真金白银买单
有人把环保搞成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有一部分年轻人愿意为“绿色”付出真金白银,他们被称为与众不同的“环保成分党”消费者。
大部分人在购物时会比较款式、价格,会考虑性价比、品牌等因素,但“环保成分党”还会考虑环保标识,了解商品的环保含量,甚至会为产品背后的环保理念买单。竹子牙刷、丝瓜络刷碗、无包装的洗护产品、环保材质的衣物……都是他们喜欢购买的日常生活小物。
环保成分党们坚信:消费,也能做到环保。
埃森哲《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显示,43%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且收入水平越高,为环保付费的意愿越强烈。
低碳环保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年轻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企业也愿意用属于自己的方法积极助力环境保护,和年轻人一起书写低碳故事。
就在10月12日,燕之屋以“‘窝’爱地球”为主题,创新推出燕之屋115℃鲜 鲜炖燕窝(环保款)。燕之屋突破传统工艺,通过115℃高温科学炖煮,灭菌彻底更安全,能够实现常温储存,让消费者可以不为冰袋买单。
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境内的人工林平均每年每棵树产生的碳汇量约为15.1kg。以45g×7的燕之屋115℃鲜 鲜炖燕窝(环保款)为例,每1000套同规格产品升级后的减排量约为2509.9kg,约等于166棵树木一年产生的碳汇。在“轻养生”流行的当下,这相当于,年轻人一边吃燕窝,一边就把树“种”了。
在产品包装方面,燕之屋115℃鲜 鲜炖燕窝(环保款)也下足了功夫,采用拉链箱配送,外盒体积“瘦身”67%。一方面减少了包装盒的物料浪费,每年减少物流箱上百万个,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消费者的拆箱体验。其内托材质也采用了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甘蔗渣制作,3个月可自然降解,降解过程中不释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成为大自然的养料。在包装设计上,产品包装由法国法尚设计中国区总经理马修·罗赛特·施耐德操刀设计,整体采用极简风,以自然的纹理表现“环保”的核心理念,同时在颜色上选取更天然的轻色,能够在视觉上给消费者带来原生态、可持续的感受。
“燕之屋希望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让现代人更便捷、安全地享受古老滋补珍品的健康价值。我们也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一起为美丽的家园做出贡献。”燕之屋总裁李有泉在发布会上表示。
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环保主义者
2020年,中国正式作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式。而企业要在低碳转型中发挥自己的责任,除了身体力行有效减少碳排放之外,还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打造得更便捷,引领年轻消费者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
一直以来,燕之屋在专注高品质燕窝的同时,都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打造燕窝行业生态环保标杆企业,致力于把绿色高质量发展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在燕之屋的透明工厂中,“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到方方面面,生产过程中的不少细节,都按照可实现“低碳”的目标被一一改造。在基础设施上,燕之屋各区域照明设备使用LED节能灯、太阳能灯。千万别小看这些细节,日积月累,这也是一大笔碳汇。
在能源使用上,燕之屋把目光放在了锅炉上。早在2020年9月,燕之屋成立了锅炉节能专项改善小组,决定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替换原有柴油。截至2020年11月10日,燕之屋配合特检院完成了改造后的锅炉验收,11月15日正式投产,在锅炉燃料上,实现了天然气替代柴油的转变。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天然气比柴油更清洁环保,帮助燕之屋更好地实现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在燕窝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常温水。从前,在常温水使用过后,就进行直排处理。针对这个环节,燕之屋引入了恒温设备,使水温维持在较低温度的恒温阶段,并配套回收系统,在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水的循环利用率。
总之,通过多维环保举措,燕之屋立足生产车间,构筑了一条稳健发展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减碳与发展并行。
今年7月,燕之屋荣获“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与“温室气体核查认证证书”,这标志着燕之屋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在产品发布会上,燕之屋还启动了《燕窝制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燕窝制品》《燕窝制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三大行业标准的制订,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夯实了燕窝行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除了在燕窝的生产、包装、运输环节做到减碳,在发布会现场,一直在走近年轻人的燕之屋还邀请了颜怡、颜悦作为演出嘉宾,进行环保主题的脱口秀演出。“一对双胞胎的出生,就注定要消耗双倍的地球资源。”“少生孩子,多种树,孩子已经多生了,所以作为爸妈一定要每天坚持偷孩子的绿色能量。”“工作中的低碳环保,每个人都可以尽一份力,领导少说话,减少碳排放,领导不说话,碳能零排放。”……这些源自生活的段子,无形中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燕之屋希望能贴近年轻人,以轻松自如的态度与年轻人一起共赴“低碳”之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这一变革必然是复杂且长久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对个人来说,低碳环保会逐渐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对企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作为关键因素,融入到企业的DNA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走得更长久。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