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郊,有一处名叫思夫亭的地方,据说王宝钏当年在此,苦等丈夫薛平贵18年,最终苦尽甘来得以夫妻团聚。
而今天的故事里,同样有这么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她用尽一生思念,等待了整整70多年的丈夫,结局却令人肝肠寸断!
这个老人就是已经93岁的陈曼云,而他那令人泪如雨下的故事开始,则在1942年那个战火纷飞的春天!
当年3月,日军进攻云南,导致腾冲沦陷,彼时陈曼云的父亲,任县政府秘书!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爱国呼吁下!
已经就读女子师范的陈曼云和弟弟不顾父母的阻拦,执意加入了在此打游击的,远征军预备二师战地服务团。
腾冲沦陷后,预备二师进驻当地大山开展游击,也成为当时我国大地上,唯一一支深入敌战区且成建制中国军队。
在当时的战地服务团里,陈曼云的工作除了后勤保障外,就是运送救治伤员,因其漂亮的长相和热情活泼的性格,一时间成了为服务团里最受欢迎的姑娘。
在一片男性的世界里,毫无意外陈曼云也收到了众多官兵的追求!
但是面对为数众多的爱慕者,陈曼云却无一列外,全部委婉的进行了回绝!只因他不想早早结婚,在她的心里还等待着战争后继续自己那未完成的学业!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他的母亲就为他定下了终身,男方正是此前一位追求他的军官!时任远征军预备二师的军需助理李伯如。
在陈曼云的印象里,李柏如长得虽然白净英俊,可年龄比她大了六七岁,不但如此还十分抠门。
因此对于这门亲事,陈曼云十分抗拒,并绝食抗议!
可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所有的一切都要向权利,向活命让路!同样包括所谓的爱情!
母亲告诉他,这门亲事牵扯到全家的命运,且是预备二师,师长顾宝玉亲自做媒。
而顾师长曾对陈家有救命之恩,因此,让女儿于情于理都不要拒绝!
最终,在时代的裹挟下,陈曼云开始和李柏如试着相处起来!
而为了讨好陈曼云,此后的日子里,李柏如去学了最新的流行歌曲。在两人独处的时候,一遍遍的唱给陈曼云听!
而预备二师的营地后,一块小山坡上,无数个日子里,李柏儒坐在那里吹着口琴,教会了陈曼云那首,他此后吟唱了一生的歌曲,秋水伊人!
有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此情况下,陈曼云也开始试着了解起了,身边的这个男人!
李伯如一九一九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市一个书香门第,其本人是顾宝玉师长的表弟。
抗战打响后,李伯儒和兄长先后投笔从戎,并考入了16期黄埔军校。期间也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等多次战斗!并多次负伤。
南京保卫战
或许当初的拒绝只是因为互相并不了解,在听完李伯如的故事后。陈曼云发现在不知不觉间,她已经爱上了身边这个男人!
然而,这短短一个多月的相处。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全部恋爱!
一九四三年预备二师接到命令,撤回大理修整,战地服务团也随即解散。在此情况下陈曼云回到了老家继续上学。
一天中午,正在学校上课的陈曼云突然接到了家里来的消息,让他紧急回家,而事由就是举行婚礼!
原来,李柏如马上要随部队重返战场,家人希望他俩尽早结婚,直到结婚。陈曼云才发现,李伯如并不是抠门,虽然身为军需官,可他是是真穷。
因为结婚时,作为军需官的李伯如,送来的聘礼,只有四只发卡,和几根头绳!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面对着寒酸到,可谓无以复加的聘礼。
陈曼云却并不在乎,没有丝毫不悦。开开心心的和丈夫留下了,这张他怀念了一生的结婚照片!
婚后不久,李伯如随即奔赴战场,陈曼云挥泪和丈夫告别。
一九四四年,预备二师奉命重返腾冲,即将参与收复腾冲的攻坚战。战争异常惨烈,战斗结束后,城内尸横遍野,片瓦无存,一片满目疮痍。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四日,中国远征军以伤亡一万八千三百零九名官兵的代价,全歼日军,光荣收复腾冲。
远征军烈士陵园
时隔近一年后,陈曼云再次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夫妻俩也终于安稳的过上了自己的日子!
一九四五年一月,陈曼云生下了大儿子,8月全国抗战胜利。
陈曼云随同丈夫,前往南京参谋总部任职,对于陈曼云来说,那段日子,是他们一家人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一九四八年,随着国民党部队在内战中兵败如山,败局已定,大批军政人员要撤往台湾。然而时年已经成为上校参谋的李伯如,却不愿去到台湾。在经过一番斗争后。1949年9月,他带着妻儿老小又回到了大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伯如隐姓埋名,开始跟着陈曼云的父亲学起了中医,毕竟他曾担任过国民党军官,因此一家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安稳度日。
然而树欲静却风不止,一九五零年三月,两个商贩模样的男子,突然敲开了家里的大门,陈曼云见到来人后,发现对方竟是,昔日远征军预备二师师长顾宝玉,以及贴身随从叶遁如。
叶遁如
在当时的年代,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一家人赶紧将二人迎到屋内!
原来一九四九年底,顾宝玉的部队被我军打散,其本人负伤,在随从叶遁如的护送下才逃过一劫!
他们也知道长期逗留会给陈曼云一家带来危险。因此决定短暂修养后,转道前往缅甸!
由于顾宝玉对陈曼云一家有恩,又是李柏如的表兄,最终陈家没有拒绝!
四十多天后,顾宝玉身体恢复,准备离开!此时李柏如却向妻子提出,要送两位战友一程。
彼时的陈曼云没有多想,只是感觉到丈夫多少有些异常,出门前反复抱着孩子留恋不舍!仿佛充满了诀别之意!
最终,在一句带好孩子,我会回来的嘱咐声中!李伯如随同二人一起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而彼时的陈曼云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永生!
一九五零年四月,李柏如离家后久久没有归来。
过了许久,陈曼云的父亲才告诉他,李伯如的身份,日后早晚被抓!
去缅甸先待几年,等局势好转再回来不迟!得知一切的陈曼云还没来得及悲伤,大街小巷就贴满了通缉顾宝玉的告示!
陈曼云父亲也因为曾担任过的职务,被带走调查!
最终,陈父入狱9年!
为免受到牵连,无依无靠的陈曼云,便带着两个孩子以及老母亲逃到了乡下生活。
陈家出事后,李柏如曾来过一封信,探听家中局势,之后便彻底消失没了音信。
而带着一家老小生活的陈曼云,生活十分困难,期间有人曾给她说媒,让她改嫁!
但都被陈曼云拒绝,而时间也在不经意间沧海桑田!一转眼就过去了30多年!
三十年后,陈曼云的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也结婚生子,一家人的日子也总算有惊无险的平安生活!
然而,丈夫李伯如几十年来的杳无音信。始终是一家人,尤其是妻子陈曼云心中永远的痛和思念!
陈曼云说,几十年来,他经常做同一个梦,在梦里,李伯如穿着离家的那套旧衣服,回到了家,告诉自己说再也不会走了!
而梦醒后,只有被泪水打湿的枕头!一九八五年,两岸关系好转,有台湾老兵回乡探亲,陈曼云得知情况,便托人四处打听。
经多方打探后得知,丈夫李柏如当年离家后,一直在缅甸生活!并且成功拿到了其在缅甸的地址!
几十年的人海茫茫,陈家人激动的情难自己,立马给李柏如写信。
很快,他们也收到了一封来自缅甸的回信。然而,来信者并非李柏如,而是李博如在缅甸的儿子。
对方说信中写单,李柏如当年三十多岁,到了缅甸仰光,在一个橡胶厂当会计,后来和一位缅甸女华侨结婚,婚后育有五个子女。
而李伯儒本人早在在一九八三年已经去世,读信至此,陈曼云浑身颤抖,悲痛不已。
几十年的分别,她想到过各种最坏的结局,但从来又没有料想过,结局竟是如此残酷!
很长一段时间,陈曼云都不愿意相信,信中的内容,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丈夫已经和别的女人生了五个孩子,更不愿意相信她空等了一辈子的丈夫,已经去世。
为了搞清楚发生的一切,一九九零年,几经周转,陈家人联系上了李柏如的战友叶遁如。
当年,李柏儒正式跟随顾宝玉和叶遁如一同离开。很快,叶遁如给陈家人回了信,信中写道:
曼云嫂见字如面,读罢来信,我感慨无限,这是时代的大悲剧,希望你不必怨恨伯如兄的无情!
此外叶遁如还告诉陈曼云,离家时,他们本以为最多一两年就能回来。
李伯如到达缅甸后,一直寻找机会回家,可当年岳父被抓的消息,让他不敢再有所奢望,在缅甸呆了七年后,自觉无法回家的李博如,最终在当地娶妻生子。
二零一九年四月,一个缅甸女孩来到云南,找到了陈家人。
她是李伯如在缅甸的孙女。女孩儿拿着多年前的一封信件,辗转找到陈曼云说道:
李伯如去世前,曾再三交代他的子孙,他在中国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是他们的家人,他无法活着回家,但他的思念却从未停止过。他告诉自己缅甸的家人,死后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他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在大海里,顺着洋流飘回祖国!并说某天的海浪汹涌时,就是他回到云南的家了。
而如今的陈曼云已经九十三岁,很多事情已经不太记得了。
但七十多年前在腾冲山坡上和丈夫学的那首望穿秋水,他依然时常唱起。这样一段被时代裹挟下的命运,一段坚贞不渝的等待,被永久的定格在了1950年的那个匆匆分别的夜晚!没能等来童话故事里的重逢!
一别70年,终究是天人永隔!
如同这首秋水伊人,此生望穿秋水,终究等不到伊人归来的身影!
谨以此文,纪念大时代里那些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爱情!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