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黄包车夫放到现在是不是马拉松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我爸,1945年开始,17岁,在广州拉黄包车

拉黄包车之前,在乡下帮走私盐的做挑夫,从海边挑盐到山区,再从山区挑米到海边。

每次看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他就很兴奋。哇,如果我拉黄包车的时候,有人叫我跑,我也拿金牌。

1945年他拉黄包车的时候,一台车是两个人拉的,一人拉半天,大概一天拉十小时。

当然也不可能全天在路上跑,他们还要经常蹲在广九车站,大三元之类的地方等客。

我问我爸,最怕拉到什么客人?

他说,如果拉到肥佬,还要过桥,就惨了。

1945年,广州已经有海珠桥了。很多有钱人,是住在海珠区的江边的,拉肥佬过桥虽然怕,但还是经常拉到。

很多黄包车夫,是没有能力拉一个肥佬过桥的,所以桥下就有人专门做推车上桥的生意。帮车夫推车上桥,赚两个辛苦钱。

我问我爸,一般你一天跑多少小时?

他说一般一半时间等客,一半时间跑。哦,大概一天跑五小时。

最远一般跑多远呢?最远从白云路广九车站跑到河南,就是今天的海珠区。

4.6公里。

最惨一次,在广九车站拉一个国民党军官去达道路,普通话听不懂,拉了他去大德路,然后又从大德路拉到达道路。

3.4公里+5.2公里=8.6公里。

左算右算,我觉得他一天怎么也得拉四五十公里。

拉车的,比跑马拉松的辛苦。

马拉松是空身跑,拉车是负重跑,

拉车的,夏天为了省鞋子,光脚跑,马拉松的有跑鞋。

拉车的,饿着肚子得跑,吃饱了有客也要跑,马拉松运动员,生活有人照顾。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马拉松会取消,拉车的,如果老爷肯加钱,打台风也会跑。黄包车夫属于全天候跑男。

算来算去,哈哈,如果1945年让我爸不拉车,去运动员跑马拉松,一定跑赢今天中国的长跑运动员。

这也是我爸每次看人家跑就念叨的,唉,1945年,如果有人找我干这个,我就不拉车了。


马拉松世界纪录 时速20.9公里,体育的成绩,和天赋,阶段训练,营养摄入分不开的。黄包车的负重跑,类似于军队,武警的训练方式。 和马拉松是两会事,当然现在很多城市搞得那种全民马拉松,以前拉黄包车的参加应该没问题。奥运会,田径锦标赛就算了吧? 很多人觉得黄包车苦,跑马拉松的职业运动员绝对要比拉黄包车的训练时间更长,起步更早。

我觉得一般拉黄包车的也就是业余二三流马拉松水准!

天赋非常重要,这个和拉不拉黄包车没关系,就说训练,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田径根本没办法和专业运动员比。给你举个例子,我国前三十年骑自行车的那么多,很多人去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都骑自行车,但是能去参加环法吗?你知道环法的平均时速吗?马拉松冠军的时速大家知道吗?世界纪录42.195公里2小时2分57秒 速度是5.72米每秒。拉黄包车的自己掂量下吧!


不可相提并论,马拉松竞技是涉及个人心肺耐力、乳酸阈值、肌力及肌耐力、柔韧性、核心稳定、 肌肉弹性回缩力、速度等因素的高强度运动项目,马拉松竞技运动员成绩与排名相差在数秒或数10秒间。2015年以来中国马拉松运动取得了高速发展,特别是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每年的增长速度很快,热门城市、高等级马拉松一号难求,报名数10万人次以上的比赛数量不断增加,抽签参赛成常态。黄包车夫不能和竞技运动员相比,但可以和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可以PK一下,解放前的黄包车夫为生活还奋斗,虽然并非一天数10小时都在不停拉车,但他们接客时要有足够的体力与耐力接客户到目的地,今天我们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不一定可以做到;42.195公里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更多的需要努力和坚持。参考,参考,关注我,了解马拉松。


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这都不是观众战秦琼了,而是跨行业的大比拼。其实有一点他们就没法比,那就是负重跑和空跑完全是两个概念。黄包车夫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马拉松运动员是一个很艰苦的职业。你可以体会一下两个“苦”在汉语中的含义,就能感受他们之间的不同。黄包车夫可以跑跑停停,而马拉松运动员一跑就要42公里多,两者之间是存在非常不同的。黄包车夫是短途的,基本上是是三公里以内,而他需要负重,而马拉松运动员是搞长途的,不需要负重。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了,这虽然是两个都以跑为职业的项目,但差别实在是太大。黄袍车夫一天可能跑42公里,但马拉松远动员要在3小时内跑42公里,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许经过专业训练后,黄包车夫能成为马拉松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经过训练后,也能成为黄包车夫。


我不是黄包车夫,我是一名户外爱好者,非常菜的那种。

我是从小就缺少运动细胞的那种,连跳绳扔沙包都很少玩过,八百米纯粹靠作弊过关。就是现在,如果跳绳锻炼,只能并脚跳,别说花样,分脚就得被绳绊倒,登山杖只能用一根,用两根就得同手同脚,去买装备,户外用品在负一楼,结果乘电梯下去摔倒了……

象我这种能力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只跟非常熟悉有安全感的队伍,不爬太危险的山,爬山的时候,领队第一,我第二,因为领队要以我作参考,确定行进速度、休息频率:户外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如果抢速度,很快就会脱力不行了。

我们这支队伍是中老年队,不收四十岁以下的入群,但活动允许队员带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参加。有次来了个三十来岁的健身教练,车上自我介绍时,一帮大妈大叔起哄,要看腹肌,果然是八块。

一般来说,我们爬的山都不高,车都是停在村子口,走几个坡到山脚,溯一段溪再往上拱,翻几个小山头车在另一头接我们回家。这位健身教练一下车就走在最前面,很嫌弃我的速度,一个人冲在了前面,可是没多久,他就回撤了:受不了,天又热,一上一下喘不过气来。

有许多马拉松爱好者也会能参加我们的活动,由于不是经常爬山,他们的表现并不会比我强多少,我经常会在山下等十多分钟,他们才会下来,但跑步我只能跑五公里,只有一次跑过十公里。有耐力有体力,也不一定就能跑步。而我们群里在一次近三十公里的拉练里,甩我三个小时结束的女大神,居然在五公里比赛折戟沉沙,半路退下来了:她想跑个冠军,认为五公里不在话下,一开始就猛冲,结果半路拉伤,只能停下来了。

我们群里的几个领队,有人是超马爱好者,有人爱好铁人三项,群主经常参加山地马拉松,我印象最深的,神龙架我是三天走出来的,他们是一天山地跑跑出来的。山地马拉松自然比一般的城市马拉松更累,但他们的城市马拉松赛成绩只能算业余选手中的好成绩,跟专业的竞技水平还是有差距。

专业运动员都是经过筛选的有天份的运动员,从小都有专业性训练,这不是靠吃苦就能做到的,黄包车夫很辛苦,但与专业运动员是无法比较的。


估计提问者根本就不了解马拉松这项运动[我想静静][我想静静]长跑是讲究节奏的,黄包车夫别说运动员,就连稍高一点水平的业余大神都跑不过!


在解放前的黄包车车夫,生活是相当的艰苦,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铜板,个个都是面黄肌瘦,今天拉到人了就能吃点饭,明天拉不到人还要饿肚子,解放前的黄包车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洋车当时在北京很流行,慢慢地流传到全国各地。解放前黄包车夫都是最底层的人,他们的情况就比我们现代的农民工还要差劲多少配,现在的农民工不管你正钱多钱少,最起码生活上还是能过得去,在解放前的黄包车车夫,都是饿的骨瘦如柴,基本上活不过40岁,常年的辛苦劳作,营养又跟不上,他们的生命了,都不很长。在解放前的时候,黄包车车夫他们还没有什么尊严,要是遇到不给钱的主,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就这样白白的拉一趟,那黄包车夫他们的竞技水平能跟到现在的马拉松相比吗?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想一想就知道了,现在的马拉松竞技体育这些人从小就是开始锻炼,他们都有很好的体格和体能,身体素质是相当的好,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那时候呢?黄包车车夫很多人都是租的车,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挑,只要是个人,你能拉得动就可以了。

就算有些黄包车车夫,他的体能很好,但当时拉黄包车车夫的你体能再好,它也可能是营养也跟不上,拉黄包车车夫的人,他一般都是生活很艰苦的人,他才去拉黄包车,长年累月的劳累,不要说营养了,就是能吃饱饭也算不错了,

他们的身体早都严重透支,怎么可能和马拉松竞技运动员的水平来相比了?现在的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他们是重在参与输赢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多重要,因为要在短短的时间跑完那么多里程,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拿解放前的黄包车车夫来和现在的马拉松竞技运动员来比那真的就是胡说八道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术业有专攻,一个是挑战极限,一个是稳定输出。黄包车夫肯定比普通人强很多,但比马拉松运动员也会差很多。


解放前的黄包车夫的职业是用车拉人,是为了生存!养家糊口!


这还不至于达到,现在马拉松比赛比赛全程42.195KM,也有小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到后两种是大众健身项目,严格意义不属于竞技马拉松。再说黄包车大多是城市中短途,过去有黄包车的历史中大部分城市规模相对于现在比较小,所以距离不会很长。黄包车夫脚力虽好,但未达到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水准。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21:1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21:18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