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强的创始人,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靠谱”的团队。
而在创业过程中,“靠谱”不单单意味着每个人的能力与职位匹配,领导人的战略层思考和员工的领悟执行总是会遇到冲突,如何将个人价值最大化发挥、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成了创业团队最困惑的难题之一。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谷歌“挺身而出”,他们花了5年时间,发布“亚里士多德”计划(“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正是这位哲学家的名言),追踪180个创业团队,通过对创始人、高管、员工的跟进式访谈,寻找到了打造黄金团队的基本法则:创业团队的成功,都是在结果和文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5个支撑的元基因是:心理安全感、可靠性、目标制定、意义构建、影响力。
几乎每一个创业公司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创始人/高管和员工在衡量“成绩”上总是存在着差异:领导更关心结果(例如销售数字或产品发布),而团队成员则表示“在创业初期,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才是衡量团队的最重要指标”。
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即便拥有了执行力超高的成员,但如果他们觉得工作不自在,那么总有一天会另寻高就,寻找更舒适的工作环境。而现阶段任何由团队创造的成就也会成为“短命的历史”。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团队成员享受公司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但制造出的却是低水平的产品,显然也不行。因为一旦失去优质产品,也就意味着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失去收益支撑,团队最终也会以散场收尾。
所以如果创业公司既能做到满足团队成员的感性需求,又能刺激各成员保持高效工作,才有可能交上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谷歌的研究人员推出了“亚里士多德”计划:他们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即包含高执行力和低执行力的180个团队,然后制定了衡量定性和定量数据的评估标准。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对数百名高管、团队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深度访谈,从四个不同维度评估公司的团队效率(此处预警:你的团队有这些评估方案吗?):
团队执行力的评估
团队领导对团队的评估
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评估
销售业绩与季度指标的差距
最终研究发现,团队效率最重要的不是团队成员里有谁,而是成员之间如何合作。影响团队效率和团队合作关系的主要有心理安全感、可靠性、目标制定、意义构建、影响力这五个因素,拥有了这5项元基因,也就意味着组建高能战队,胜利在望。
1. 心理安全感
不怕有杠精,就怕没创新
焦虑贩卖盛行的当下,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已经全面“入侵”日常生活与工作。创业团队若想提高产能,无疑需要更多正向刺激。
比起喊口号式的“鸡血”,真正的“正向刺激”是给予员工充足的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指数高的团队,成员心理负担轻,更敢于提出一些极富创意的建议,更勇于冒险。成员在团队中是自信从容的,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害怕犯错接受惩罚上。简单来说,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在相互信任中成长。
真正到实践层面,建立员工心理安全感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一样,职场的心理安全也是逐一过渡,层层递进的。直到每个员工都能自在发挥“杠精”特质的时候,团队离颠覆的创新也就不远了。
企业中的员工“马斯洛需求”:
基本保证:合理的工资与KPI设置、明确的奖惩制度;
安全需求:应有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清晰的发展目标;
人际需求:透明的沟通机制、平等的办公室氛围;
尊重需求:容许犯错的空间,肯定员工付出的努力、进步能够获得相应的认可;
自我实现:主动从大局出发,思考公司发展并为之努力。
一直以“第一性原理”为企业文化的Tesla,坚持强调从问题本质触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以在其早期研制电动汽车电池时,遇到了高成本难题,Musk和工程师通过不断的试验,才得以将成本大幅降低。而每次员工大会,无论是谁都可以向Musk提问,毫无障碍,也是平等沟通的体现。
2. 可靠性
人人都踩着DDL完成工作?避免渗漏效应
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背承诺,讨价还价的事情。毕竟商业的本质之一就是博弈。但如何团队成员都踩着DDL完成自己的工作,不顾大局,那么这不仅会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还有可能产生“渗漏效应”,降低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可靠的团队中,成员们按时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不推卸责任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更为重要的是,高标准也具有传染性。当领导者、高管和团队主要成员主担起责任,变得越发可靠时,其他人也有动力效仿。
“风投王”迈克尔·莫瑞兹(Michael Moritz)曾说:“如果你是家技术型公司,最初雇来的3、4名工程师决定了这家公司是怎样的公司,如果你雇来了最杰出的员工,你就很可能成就一个杰出的团队、一个杰出的公司。”
3、愿景就是目的地
创建专属文化是必经之路
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目标任务必然不是简单易行的,否则便不是目标。
个体的工作期望,实现期望和目标的过程,以及最终的成果展现都影响着团队效率。目标可以设定在个人层面或团体层面,但必须具体,必须具有挑战性,且必须可以实现。
团队成员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常常感受到的是比预期更多的参与度和难度,这时候团队负责人可以根据情况在适当的范围调高或调低目标,明确计算出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让成员们有“盼头”。
这一点上可以借鉴Spotify的工程文化:
根据目标完成任务;
领导提供方向和指导但不插手;
完成得好,庆祝成功;
失败也能当做一种学习手段。
同时Spotify企业文化倡导:愿景就是目的地,但建立相应的文化才是确保到达目的地的手段。
4.意义构建
能用10个字讲讲你正在创造的价值吗?
谷歌研究团队认为,要提高团队效率,需要从工作行为本身或者所进行的产出中找到意义。意义包括收益带来的安全感或自我表达等多个层面,没有意义就没有动力。
意义不仅局限于手头上的事,更关键是要确定团队工作对团队中的个人意味着什么,并找到给成员提供实现意义的方法论和空间。
90年代末曾在苹果公司工作的人表示,在公司里最害怕的事就是跟乔布斯单独会面,乔布斯可能会让员工“用10个字或者更少的词语来说说你将给苹果创造什么价值”。他如果觉得答案不满意,可能把人当场开除。
后来也有个经典的“吐槽”。当时苹果人人都知道,“绝对不要单独和乔布斯乘同一座电梯。”但正是这种铁律,让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毕竟创新的科技“战场”不是温室,并不能容忍“碌碌无为”和“螺丝钉式”员工。放在今天的职场,仍是不变的真理。
5. 扩散正向影响力
需建立相互肯定的“工作网”
很多时候,团队和团队,团队和个人之间并不清楚各自的工作如何对对方造成影响,这种疏离不利于构造相互肯定的团队氛围,增强内部向心力。
对团队来说,一个人的工作成果,即“我是否做出了贡献”的主观判断是十分重要的。看自己的工作进度是否推动着组织前进,就可以判断在团队中的个人影响力。
要明确这种影响力,积极沟通很重要,沟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展示团队在完成最终产品或服务中扮演的角色;
及时分享客户的积极反馈;
鼓励自己的团队与其他团队进行互动,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感谢。
关于交流的形式,谷歌还曾强调,不要通过海报或手册形式分享企业价值观,要进行不厌其烦地、推心置腹地交流。
团队的领导人,通过带头表达对自己团队的肯定和感谢,并主动地与成员交流,能让团队成员意识到,他们做得比想象中的多,他们比自己想象中的优秀,通过团队放大了自我的尊严和价值。
如今的创业公司会做很多事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可以带着宠物上班、比如提供各色创意福利,但根本的是,要明确这些与企业文化的关联度,所有围绕着业务与员工的文化基因建设都应该以驱动商业为核心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