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份举行的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阿里新零售的探路者盒马鲜生首次亮相,并交出了一份“学霸”成绩单,开店一年半以上的门店单店坪效超过5万元,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均远超传统超市。盒马CEO侯毅对此评论说:零售业的春天将再次到来。这不仅意味着盒马自身的阶段性成功,更是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的曙光。
以上盒马公布的主要经营数据虽然还不足以对其下“新零售成功典范”的结论,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确实有别于传统零售模式,且正在对线下传统商超进行影响和改造。
事实上,除了商场超市,新零售的风早已吹遍各个行业各个角落,在传统的家居行业新零售又该如何正确解读呢?亿欧家居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的看法,大家不约而同指向了一个中心词:效率。
“零售没有新旧之分,只有更高效率的零售。”
采访觉客家纺创始人赵韬时,他刚结束了一个长达两小时的会议,电话接通的时候,语气显得有些匆忙。在赵韬看来,效率是决定行业进化程度和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家纺行业还是太过传统,很多还是以街边店和百货商场的的模式存在,效率及低,需要一种创新的模式去打破。”
“零售没有新旧之分,只有更高效率的零售。我们现在讨论的新零售,十年、二十年之后也是旧零售了。”在赵韬看来,目前市场上一些号称新零售的品牌,只是借新零售之名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好看的衣服。新零售不是升级一下店面,加上人脸识别、智能导购等技术噱头,也不是加些小件的装饰家居用品,以低频消费增加流量,更不是开设线下门店,将流量从线上导入线下等,这些表面的变化只能称之为渠道招商的新卖点。
新零售真正的核心是效率的提升,是对于产业内在逻辑、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和收益的改变,而非集中在门店终端或者消费者层面的表现,如果只是在既有的结构体系里面修修补补,那还是传统零售在做的事情,也是企业一直都在做的且本来就应该做的、最基础的观察。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互通的,家居行业新零售的创新除了从本身出发,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一些做法。比如和家居行业一样相对低频的汽车行业,毛豆新车采取融资租赁模式,通过0到1成首付买新车的方式提供新车交易服务;瓜子二手车通过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的思维,让买家花费更少的同时卖家也赚的更多。这只是举两个例子,可能不一定合适,重点是强调一种借鉴创新的思维。
“新零售没有模板,唯一的检验标准是效率的提升。”
在聊天过程中,家具大师殷长景不止一次强调新零售没有模板可寻,唯一的检验标准是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链条冗长、业态传统的家居家装行业,“这个行业太落后了,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对于低频高价的家居行业,其本身零售的基因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很难像一些传统零售品牌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做出创新。这需要大家打破常规思维,以提升效率为结果导向,从各个角度出发做出改变。
“例如之前一直在说的去中间商的O2O和F2C模式,当下很多供应链企业正在做的S2b模式,还有类似我在家、至家的共享体验模式,或是一些定制家居宣传的C2B、C2M或者C2B2M等等。虽然大家可能都还不太成熟,但也都走在不同的创新的路上。这些都可以统一理解为新零售,至于是不是真正有效的新零售,就得等一个长期的数据结果了。这个数据的标准就是成本下去了,收益上来了,否则都是空谈。”
“新零售离不开传统零售的基本规律,即降本增效。”
高力家居李昊认为,新零售离不开传统零售的基本规律,即降本增效,这里的“效”包含人效、时效、坪效三个方面,让每个人、每小时、每平米的价值最大化。
家居企业做新零售,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零售,通俗理解就是大家一直在提的人、货、场三要素,怎么让人通过合适的场找到想要的货,反过来也是,怎么让货更容易地被人找到。
其次要思考 ,低频的大件家居产品是否适合零售的场景。一般来说,零售是要有高频的概念,能够被消费者充分接触,像瑞典的宜家、日本的Nitori、韩国的汉森等等,以及无印良品、名创优品这些生活泛家居零售,他们也有大量的家纺和小件的家居用品,构建了大量高频的消费,同时搭配一些大家居的产品,这样还有点接近大家理解的新零售。但如果只是把已有的家具品类放到一个大店售卖,再和房地产商合作接一些工程单,这就不是新零售了,甚至都不是零售了。
这表明很多家居企业其实是不适合做新零售的,那就不要勉强自己非要戴上新零售的帽子,可以更多地用一些数据来衡量。盒马的坪效是一个平方5万元,家居行业的平均坪效肯定比这低很多,对比下你自己的数据是在平均之上还是在平均之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做的更好?这是很多家居企业应该看到的差距,先抛开新零售,把效率提上去。
写在最后
不管是大家一直在追逐的新零售,还是最近提出的新制造,从各位行业人士的反馈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居行业一场势不可挡的效率革命已经发动,如何创新路径,利用各项新技术为本质服务?如何跳出新零售的局限思维,站在更高和更长远的视角看待零售概念和行业效率的变迁?这是当下家居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