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到底要去什么?为什么会兴起?莫言、余华看法一致

二战的时候,日本有一位文学家弃文从医,为了国家,甘心当了军队的医生,结果在他手中却糊涂坑死了3万日军。同样是为国为民,中国的鲁迅却深知中国人需要的是文人治疗精神上的愚昧,于是开始走向文学的道路。

上个世纪一二十年的,是鲁迅创作的巅峰时期,比如阿Q正传就是在1921年出版的。鲁迅的书籍多次出现在中小学的教材上,近几年却刮起了一股去鲁迅作品的风潮,这是为何?

去鲁迅化

去鲁迅化指的是,从2009年开始,地方城市将鲁迅的文学作品搬出教材至今的一系列做法。此后该作为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支持者有,否定者也有,如今纵观整本教材,鲁迅的篇章只剩凤毛麟角。

要知道在开国之初,在那个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鲁迅的作品在语文书中竟然有30多篇,即便是到了上个世纪末,也有15篇左右。当年伟人曾经评价鲁迅说,他指明的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然而这位为现代文学提供土壤,树立新时代白话文典范的卓越贡献家,却在诸多势力的打击之下,成了众矢之的。

热血的诗句被形容成了煽动青少年的言论,诠释兄弟情深文章的风筝,却因为其中穿插的旧时代事物,被认为过于直白黑暗,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去鲁迅化的原因

这些去鲁派给出了几个理由,首先一个就是旧时代文化糟粕过于严重。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极为黑暗的时代,由此笔下文学作品必然是迎合当时时代所创造的。就比如《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此举是用直白明了的话描绘出当时国家的本质,正所谓去病需要猛药,这也正印证了救国救民需要先救思想。

枪林弹雨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文章必定是十分具有批判性,然而在去鲁派的视角里,却是一部充满着血腥暴力的作品,与当代和谐文明的社会发展观严重相悖。在树立三观的关键阶段,无疑会将孩子引到歧途。

还有孔乙己,通过塑造一个旧时代人物,展现当时的时代背景,然而文章之中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此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疏远众人的想法。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鲁迅的作品更适合作为课外读物,而并非是主讲科目大书特书。

另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发展,鲁迅的文章虽然是白话文,但也是相对的,相比较起现代文章要显得晦涩难懂。上过小学的各位还记得当年被那句朗读并背诵全文所支配的恐惧吗?

鲁迅的作品,背诵难度并不低,毫无疑问会增加教学度,如今的学制改革更提倡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此会占用大量时间鲁迅文章,就显得有些与大环境背道而驰了。

最后一点原因就是鲁迅文章的极端思想。还是回到鲁迅生活的时代,鲁迅希望用自己的笔戳破社会的黑暗,让民众知道什么是现代,因此语言十分锋利,甚至直接将黑色魔鬼等词语搬进文学中。

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恶魔,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面对鲁迅文章的时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进而受到煽动,在去鲁派的看法中,当代学生的打群架,与鲁迅文章不无关系。

这么看起来,去鲁派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凡事都是应该辩证地来看。如今虽然思想开化,国民的思想也得到重大的发展,但也并非代表着学生应该像温室中的花朵,接受温和的教育方式。

还记得中学课本上的那句热血的话吗?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代人对于鲁迅的看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鲁迅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人都没看过,却毫无疑问奉为经典。尤其是在得到一些社会经验的成年人们,用成熟的心灵再去观读鲁迅的书籍,又能得到新的启迪。而这也是他如今的作品,依旧在文坛中地位极高的重要原因。

由此在面对汹涌而来的去鲁迅浪潮的时候,秉持着中立或者反对的态度,因为去鲁派否定了鲁迅对文坛的贡献。凡事都是对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能只作为一句空号。那么这就是鲁迅的悲哀。

说到人们认为对于鲁迅最大的遗憾,那应该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而如今中国第一个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却在公开场合直接表明鲁迅对自己的影响。

靠着一本《蛙》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曾经十分夸张地说愿意用自己比一下所有的作品去换取一部《阿 Q正传》,这直接将鲁迅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要知道莫言可是毫无疑问的当代文学第一人。据他所说,他写作的东西也不过是在鲁迅的影响下开始模仿鲁迅最终而来,论价值永远追不上鲁迅。

而被张艺谋翻拍成电影的《活着》的作者余华,也在采访之中表示,文章的余韵,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志,鲁迅就是一个能够将余韵发挥出来的人,由此他的文学作品的地位不应受到质疑。

在看待鲁迅作品的观点上,莫言和余华看法比较一致,将鲁迅捧到了一个十分高的地步。那既然如此,为何去鲁迅化又风靡了十余年而不止,整部教材中也只剩下五篇。

结语

说到底去鲁迅话不过是一股思想逆流。在面对着不同于以前的新社会、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对于文化的走向比较迷茫,也就忽视了鲁迅文章中掩盖的真实的价值。

虽然如今我们不用再像鲁迅那个时代那样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奔走呐喊,但是为国为民努力奋斗是一如既往的,鲁迅文学作品的内核与当代并未脱节。

没有不对的文化,只有不会继承的人,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才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4年1月6日 14:00
下一篇 2024年1月6日 14:01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