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孩子学习,是家长做过最错误的事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活动,那么人的主动性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就需要一个内在动力来支持它。

但是,现在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学习不主动、内在动力不够。

孩子缺乏动力,学习不积极,许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让他努力一点,主动一点。

其实,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不够的,这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孩子缺乏动力是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犯错

那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是怎样消磨掉孩子的内在动力的?

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用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所以犯下的错误也是大同小异。

父母通常会做些什么?

一边监督孩子,一边控制孩子,必要时还会打骂。

就拿写作业来说,许多家长都会在孩子面前唠叨,跟他讲道理,让他自己去做。

到了该做作业的时候,就会提醒他,让他做作业的时候,也会看着他有没有认真的做作业。

如果孩子有不好的表现,父母一开始会纠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厉,甚至是打骂。

其实从一开始,孩子因为畏惧父母的权威会主动学习,但是长时间下去,父母的这种误导,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变得懒惰,甚至是躺平。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讲方法,讲道理,分析利弊,奖罚并行,孩子就会自己主动学习,这是错误的。

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人的行为变得更好,但是时间并不长。

而学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为了让孩子积极主动,学习后劲足,父母要让孩子在认知上感觉到这一点,在情感上有快乐快乐的体验。

由于父母的引导,让孩子没有掌握学习的感觉,他会认为学习与自己无关;再加上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不断地将厌恶和害怕的情绪传递到孩子的身上,使他将学习和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却是痛苦的,那么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学习的,有的孩子一提到学习和作业,就会感觉到头痛。

如果你真正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去学习,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占据主导地位。父母只有提出建议的权利,而不是真正的决定权,更不可能为孩子做主。

如果孩子的方法不对或者做的不对,父母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孩子是否愿意听从,那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和他争吵。这就是父母之间的矛盾。

没有人能够替代孩子的学习,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他自己来决定学习的进度和时间。

父母应该做的是让他们自己去做,并让他们自己去做。

当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就会明白,学习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

对于这种放飞的过程,父母要做的是全盘接受,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而且,父母还应该多夸奖一下孩子,让他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强他的自信心。

只要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放手、接纳孩子放飞的过程、多表扬孩子,那么孩子的认知问题、情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积极行为也必然会出现。

孩子的学习不积极,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在代替孩子学习,造成了孩子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再加上父母的唠叨和惩罚,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

如果想让孩子主动学习,那就应该让他自己来引导。只有在自己的引导下,孩子们才会感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有在尝试之后,他才能发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4日 03:01
下一篇 2023年12月14日 04:01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