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法计算,今年“三伏天”将从7月11日开始。记者7月8日从广州市五羊天象馆获悉, 2023年“三伏天”从历法上看将呈现“偏早偏长”特点。虽然“三伏天”和实际天气不存在关联,但建议各地民众仍然做好防暑防汛防台等准备。
今年三伏天将“偏早偏长”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五羊天象馆相关专家介绍,“三伏天”的计算方式,和夏至、立秋节气日期,以及天干地支纪日配合而决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将视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三伏天”,将有30天和40天两个版本。
2023年夏至日期为6月21日,当天恰好是“庚戌”日;夏至后第二个“庚日”,为7月1日的“庚申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1日“庚辰”。故2023年“三伏天”当中的初伏,从7月11日开始。中伏的开始日期,为初伏后的10天,故2023年中伏的开始日期为7月21日。2023年8月8日为立秋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0日的“庚子日”,故当天为末伏开始的日子,直到8月19日末伏结束。
根据上述计算方式,2023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即大家俗称的“加长版‘三伏天’”。
“三伏天”和实际天气不存在关联
普通民众通常把“三伏天”和实际天气关联,认为“三伏天”到来的迟早和持续时间,会和实际高温的到来和持续时间关联。
巧合的是,根据气象部门的观测统计,2023年我国的区域性高温过程确实存在相比常年偏早的现象。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观测统计,早在今年5月28日至6月5日,我国已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16天,主要影响上海、云南、四川、安徽、广东等15个省市。
在2023年上半年,我国已经历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预计今年7-8月,除东北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河北西部、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湖北中部和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偏高1~2℃。
五羊天象馆相关专家介绍,“三伏天”到来的早晚以及何时结束,和实际天气不存在关联。但“三伏天”发生的时间,和我国高温雨热出现的日期同期;仅从广州气候特点出发,每年的“三伏天”广州均处在高温时段,同时也受台风、短时雷雨大风天气影响,建议各地民众在“三伏天”期间,做好防暑防汛防台等准备。(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李建基)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