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说美国债务就要违约
6月1日是儿童节,儿童节代表的是快乐、希望和未来,然而美国的这个儿童节,看不到快乐,只有焦虑;看不到希望,只有担忧;看不到未来,只有可能的崩溃。因为按照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说法,6月1日是最后的期限,如果在这一天之前美国联邦政府和国会不能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协议,美国联邦政府的钱就不够用了。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的钱都不够用。但是,钱不够用,有硬的和软的两个可能。
软的不够用,就是指,我想买好多好多好东西,我想吃大餐,可是我钱不够。那么怎么办呢?我不吃大餐,我就吃一碗面就行了;我不买东西,回家睡觉就完了……所以,这是可以通过降低消费标准或者干脆取消消费来解决的。
硬的不够用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到6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要付一笔欠款——因为期限到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它钱不够用了。或者,按照正常的安排,它那一天要给联邦政府的雇员发工资,或者还要支付美国人的养老金……等等这些支出,那都不是说砍就砍的,不是说想吃大餐不去吃就完了这么简单。
而美国这一次面临的债务上限危机,所可能引发的钱不够用,是指硬的,不是指软的,财政金融领域的专业说法叫刚性支出。刚性,请体会一下,钢这个字,硬的,没办法变通。
所以,现在美国人吵得不可开交,主要是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吵。
拜登的意思就是说你赶紧提高债务上限,多提高一点,或者干脆取消债务上限。
这是啥意思呢?
举债度日的美国联邦政府
首先要明确一点,美国联邦政府一直是靠举债度日,通俗地说就是靠借钱过日子。而且还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它这个借钱过日子不仅包括平时过日子,还包括还债。比如6月1日那天有一笔债到期了要还,它拿什么钱还呢?它的路子就是赶紧再借一笔新债,再用刚借来的新债还旧债。
可是美国有一个规定,国会给政府设定一个债务上限,也就是借钱的天花板,到达这个天花板了,就不能再借了。可是美国联邦政府今年1月份就已经到达了国会给它规定的债务上限,所以它就没法借钱了。
借不到钱,它就没有办法还旧债。旧债到期还不了,那就是债务违约。所谓债务违约,就是该还钱的时候你不还钱,这就叫违约。
那么怎么办呢?
这要从源头说起,拜登对国会说,你赶紧给我提高一下债务上限,现在的债务上限是31.4万亿美元,你再给我提高个几万亿美元或者干脆取消这个债务上限,我想借多少借多少……这样它就可以再借钱,借钱之后干嘛呢?还钱。
很多人把美国想得很高大上,它高大上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这个程度。
更为要命的是,美国的债务是越借越多。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分析过。
比如,到2021年年底,它所欠的债务是28.4万亿美元,到2022年底变成了30.9万亿美元。在2022年全年,它借了一些新债,还了一些旧债,最后债务总额上升了。这说明,它的旧债全部是靠借的新债还的。当然它借的新债除了还旧债以外,剩下的被它当年挥霍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美国联邦政府还账,全部,100%,靠借新债还旧债,没有一分钱是用当年挣的钱去还旧债的。
所以,我们说美债是一个庞氏骗局,那是100%准确的,绝对不是打比方。
我们不扯远了,我们继续说拜登和麦卡锡的争吵。
麦卡锡要提条件
对于拜登来说,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所领导的众议院,必须要同意它继续借钱,法律手续就是批准提高债务上限,也就是提高它借钱的天花板—-因为它现在已经待在天花板上了,如果天花板不提高,它就没法再继续借钱了,因为额度都用完了。
麦卡锡是啥意思呢?麦卡锡的意思是说,提高天花板可以,但是我要给你提几个条件。
麦卡锡的几个条件,提的倒也挺冠冕堂皇的,而且顺带都扯上了中国——它们现在说话不扯中国就张不开嘴了。
比如5月22日晚上麦卡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们向中国借来钱,然后让那些没有家庭负担、身心健康的人坐在沙发上享受,这是有问题的。”
它所说的“向中国借来钱”就是指它发行国债,中国买它的国债,比如中国现在还持有美国国债,大约8,700亿美元。
然后他说,借的这些钱,有一部分是给一些人发了补助,可是这些人实际上不干活只领补助。他的原话是“那些没有家庭负担,身心健康的人坐在沙发上享受。”
他这话对不对呢?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我是逢美必反,一定会说他说错了,是胡说八道。
可是我要说,麦卡锡说的是对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支持台独就说他什么话都错了。
美国很多人不上班靠救济活着
因为美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很多人不干活,就从国家那里领补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疫情期间有很多人领了补助就不上班,因为他上班拿的钱还没有领的补助多,如果他去上班就没有资格领补助,于是就不上班。
很多人不上班,导致很多活没人干,再加上怕染病毒,所以疫情期间,大量的货物从世界各地运到了美国的港口,却到不了美国的超市—-因为没人干活,于是美国通货膨胀加剧。这是以前说过的内容,今天不细说。
总之,麦卡锡这话是有道理的,连我都认为美国的毛病之一在这里,我甚至认为中国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那就是发福利养闲人,最后把整个民族都养成了一个懒惰的民族。所以发钱搞救济,必须是针对那些努力工作了还真正贫困的人,或者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工作的人。
那么,麦卡锡这么有道理的话,拜登为什么不接受呢?拜登不懂这个道理吗?
他堂堂美国总统不可能连这都不懂。
可是,他必须懂装不懂。
拜登想要赢得大选就要靠这些人
为啥呢?因为在美国领救济的那帮闲人是拜登所在的民主党的基本盘,在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当中,拜登要想连任总统就靠这些人。这帮人对于麦卡锡所在的共和党来说无所谓,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呼吁要少发福利,所以这帮人本来就不待见麦卡锡所代表的共和党,本来就不会给他们投票。
如果这一次共和党的麦卡锡逼着民主党的拜登少发福利成功,那么原本要投票给民主党的那帮领福利的人就会很生气,于是明年总统大选的时候就不会投民主党,或者不会投拜登,那拜登还想连任总统的愿望就落空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是绝对不能完全同意麦卡锡的,至少他要犟一下。当然他肯定不会说你这样搞会害得我明年当不成总统,他对外肯定会说,我们要对贫困人民慈悲为怀之类啥啥的。
总之,美国的债务上限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麦卡锡和拜登两个人都是各怀鬼胎,但表面上都必须说人话。
可以非常确定地说,他们就是拿国家大事当儿戏,拿国家大事作为为自己所在的那个党谋取利益的工具。能争取多一点就争取多一点,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不到最后的关键时刻,不到最后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达成协议的。
二 中国很恐惧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是美国内政,咱中国网民千万不能干涉,免得美国人又说我们威胁了他们的国家安全。美国国债上限是否提高的事儿,随他们的便,他们爱提高提高,不爱提高不提高。咱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还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增强我们国家的实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刚才已经给朋友们介绍了,麦卡锡接受采访的时候扯上了中国,说他们向中国借钱不能养美国闲人。这就已经扯上中国了,但是这毕竟是他们自说自话。
而我今天要告诉朋友们的一则消息是,他们还正在借这个事情恐吓中国,或者叫讹诈中国。
美国CNN网站的首屏的显著位置发表了一篇深度分析的文章,上面写着“为什么美国违约是中国和日本的灾难?”请注意,他们说“美国违约是中国和日本的灾难”。文章中还说:“随着美国国债史无前例的违约时间越来越近,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都在恐惧的注视着……”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美国国债可能违约,中国很恐惧——当然他还扯上了日本。
按美国的说法美债违约了,中国也不会好过
这啥意思?这其实就是说,一旦他违约了,中国日子也会不好过。接下来的正常逻辑就应该是,一旦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再发布美国国债的时候,中国一定要多买点,因为它发国债还要有人买,中国是历史上的大客户,如果这样的大客户都不买,他发不出去,那么即便债务上限提高了,他也发了国债,可是最终借不到钱,最后还是会违约。—-而按他们的逻辑,他们违约,中国的日子会不好过。
所以,美国CNN网站的这篇深度分析文章核心是在提前给中国打招呼,一旦美国国债上限提高了,他们重新发债,中国一定要多买点,否则中国自己的日子会很难受,他们用的方式就是恐吓,他们用的具体词是恐惧,说中国很恐惧。
那么中国真的很恐惧吗?
我看了这篇文章的简介之后,我没感觉到我有啥恐惧。为了确认一下我是不是不恐惧,我还刻意摸了一下自己的心脏,我发现心跳很正常,我确认我不恐惧。
再细想一下,我发现我不仅不恐惧,多少还有点期待。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如果美国国债违约,那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到期之后,他可能就还不了钱了。这是正常逻辑,没毛病,也是他们说中国会很恐惧的核心逻辑。
那中国会不会很恐惧呢?
从最直观、最简单的角度说,中国把钱借给美国了,到还钱的时候美国不还钱,我们当然应该恐惧一下。
可是,我作为一个喜欢思考金融问题的中国网民,我真的一点都不恐惧。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美国人借我们的钱不还了,我们还不应该恐惧一下吗?我脑子有毛病吗?我们不想要这个钱了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从金融的本质说起。这个话题有点高大上,但是没办法,必须从高大上的地方说。
美国联邦保险公司接手了倒闭的银行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信用。什么是信用呢?我在财经专辑《货币浅说:让金融走向神坛》里面这样通俗的解释过信用。我说:“所谓信用,就是你信就有用,你不信就没用。”
这个说法好想是我自己创造的,但是我一直把它当成至理名言,我也希望朋友们好好体会,最好能够接受我这个观点,这对于朋友理解金融非常有意义。
那么解释一下,为什么金融的基础和本质就是信用,信用的本质就是你信就有用,你不信就没用。
这可以说一下到今年3月份美国的硅谷银行破产这事儿。
这个银行3月份破产了,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破产以后,5月份硅谷银行前CEO贝克尔在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他在作证的时候分析他为啥破产的时候,说了一个很雷人的观点,大体意思是,硅谷银行的倒闭,是因为假消息害的。
朋友们听了硅谷银行这个前任CEO的这番话,是不是感觉到他在甩锅啊?你自己经营不善,别人都不倒闭,就你倒闭。倒闭完了你不总结自己的错误,你却说这是假消息害的。这简直是典型的甩锅。
可是我要说,他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硅谷银行就是这么被动摇的
硅谷银行的倒闭大约是这么一个逻辑链条:
在疫情期间美国大放水,很多科技企业接受到了很多贷款,存在硅谷银行。硅谷银行吸收了这样的贷款,正常情况下应该再找到下家再贷出去,这样赚取利息差价。可是那个时候美国大放水,大家都不缺钱,钱比水还多。所以他手上有大把的金钱,没法往出贷,挣不到利息,却要给存款户支付存款利息。没办法,他就把这些钱买了大量的长期美国国债。
结果没想到,去年开始美国加息,美国全社会又突然变得缺钱了,于是原来存钱的很多人从他那里取钱。取钱的人多了,他就没钱了,没钱怎么办呢?他就只好贱卖他前两年买的长期美国国债。为什么是贱卖呢?因为他买的是长期国债,还没到期,没到期就提前卖,那只能是打折了卖,于是就造成了大量的财务损失。大概的意思就是,原来100块钱买的美国国债,现在只能90块钱卖出去。
这个事儿就被媒体发现了,媒体就一个劲地分析,一个劲地分析,越分析越觉得这家银行有问题,越觉得这家银行有问题,于是到他那里取钱的人就越多。本来不缺钱、不需要现在取钱的人,也到他那里去取钱。结果这个窟窿就堵不住了,最后只好破产。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没毛病啊,一切都很真实自然啊?问题在哪儿呢?
问题在于,这些媒体对硅谷银行财务的分析,以及分析当中的情绪渲染和有意无意的夸大其词,动摇了人们对硅谷银行的信用。重复一遍,所谓信用,就是你信就有用,不信就没用。动摇了信用也就是不信他了。
不信他了,那就疯狂的取钱,疯狂取钱他就彻底没钱支付了,于是他就只能破产倒闭。
那么这又有什么毛病呢?
我的回答可能很雷人,请朋友们一定认真听,我这么说:
银行失去信用就只能破产
全世界任何一家银行—-请注意,是任何一家银行,只要失去了信用,不管它本来的资产状况是否良好,是否符合全世界通用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它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破产。
请朋友们一定注意,我这个话说的很绝对,我说的是全世界任何一家银行,没有例外。请认真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那么为什么任何一家银行,民众不信任他了,必然破产呢?我的回答是,这是由银行的先天基因所决定的,只要你是一家银行,你就一定是这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一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请注意我接下来说的银行资产负债情况是全世界任何一家银行的大体情况。
到底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大体是这样的:一家银行如果它的总资产是100块钱,那么它只有10块钱是自己的,还有90块钱是负债,也就是问别人借的。问谁借的呢?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问储户借的。
我在喜马拉雅财经专辑《货币浅说:让金融走向神坛》里面分析了,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把钱存到银行,从性质上来说是银行向我们借钱,对银行来说是负债。所以,我在节目里面说:我们每一个普通大众是银行最大的金主。言下之意是,不要觉得银行有钱,就觉得银行了不起,看不起自己。
好了,银行的普遍情况是,100块钱里面只有10块钱是他自己的,还有90块钱是借别人的。那么银行拿着这100块钱是怎么玩的呢?通常,至少有50块钱他又借出去了,这就是银行贷款的发放。我说的50块钱是偏低的,很多银行远远超过50块钱。
这样一来就导致什么情况了呢?他自己手上最多有50块钱了(一般情况下他都不可能有这么多,我这里说的50块钱还包括他交给国家的存款准备金)。
那我们算个账,他有90块钱是借的,也就是别人存在他那里的,随时都有可能要取走,可是他手上最多只有50块钱了。这是全世界银行的普遍情况。
这种情况下,我们想一下,那些在银行存款的人,如果哪一天突然整齐划一地要把他们存在银行的那90块钱都从银行取出来,哪一家银行受得了?
因为我刚才说了,世界上银行的普遍情况是他手上最多只有50块钱可供你去取款,可是逻辑上存在着一天之内可能这90块钱会被别人全部取走,银行必须支付,请问他哪儿来的钱?
这么一说,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了,银行的风险其实是挺大的。玩儿的就是心跳,这就是现代金融。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么大风险,全世界数4万多家银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日子没见出现啥问题,偶尔出个问题,就给全世界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么大的风险,全世界数4万多家银行靠什么平安地活着呢?
回答是两个字,是我刚才说过的那两个字:信用。信用的意思就是,你信就有用,你不信就没用。
具体意思是这样的:由于我们都觉得银行不会出问题,所以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没谁闲着没事想着要把钱取出来放到枕头底下。
所以,从逻辑上说,我们这些存钱的人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去把存在银行的90块钱全取出来,可是我们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相信银行,相信银行银行就有了信用,因为只要你信就有用嘛。
所以银行存活的关键是信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这个信用是有的,其表现形式就是我们这些存钱到银行的人不会闲着没事去到银行把钱取出来。
可是反问一句,如果信用崩了呢?
比如突然一则消息说我们存钱的那家银行马上要倒闭,我们的存款马上就要飞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第一件事情是到银行取钱,一个两个三个,十个八个,千个万个亿个……所有的储户同时到一家银行去取钱……刚才已经分析了,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支付的。那么银行就只能破产倒闭。
所以,要打败一家银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破坏他的信用。
那怎样破坏他的信用呢?散布消息啊,一个劲的说他要倒闭,一个劲儿地说他要倒闭……这样说下去,如果信的人很多,那么即便他资产状况良好,他也必死无疑。
中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对于银行来说,说你行,你未必行;说你不行,那就不行,行也不行。—-前面说了,这是银行的先天基因决定的。
我们回头说硅谷银行。
在硅谷银行的危机发生以后,他们的财务状况确实出了很多问题,可是媒体不断的渲染这种危机和严重性,让大众产生恐慌情绪,让大众失去对硅谷银行的信任,于是集中的到硅谷银行去取款,最开始硅谷银行还可以贱卖一点长期美国国债,虽然亏钱卖长期国债损失了点钱,但还能抵挡几天。到后来,实在抵挡不住了,只好破产。
所以,我可以非常确切地说,在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的过程中,美国的媒体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坏作用。在这其中,你相信每一家媒体都是客观公正的吗?他们顺口造造谣,或者夸大一下,或者用几句煽情的语言煽动一下民众的恐慌情绪,难道不行吗?
硅谷银行前任CEO曾在国会作证
所以我要说,硅谷银行的前任CEO在美国国会作证的时候说,硅谷银行的倒闭是假消息害的,是有道理的。
假消息害死人,此言不虚!
我想顺便说一下的是,假消息对我们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错误的信息,还在于有的时候它可以动摇一个国家的国本,比如金融。比如在今年的中国舆论场上,也有很多人说中国的金融存在天大的问题,有的人夸大了,有的人还编造不实的消息,他最后的结果就是动摇我们的国本。
说了这么多,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你今天是在说美国国债啊,怎么又扯到银行了,你到底啥意思呢?
我的意思是说,信用是一切金融活动的根本,我用银行举例来说明这个重要性。那么,美元也好,美债也好,都是金融问题,所以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只要信用崩了,那么金融崩塌是分分钟的事情,很快,是以月和天为时间单位崩溃的。
那么我们来说美债。美国借新债还旧债,借的新债还超过旧债,这明显是一个庞氏骗局,可为什么全世界还在买呀?而且我们还不得不说,美国国债可能还是全世界上比较而言相对安全一点的金融资产。
这真是奇了怪了啊,明知道他是个骗局,可是全世界人都还买,而且就连我都说,美国国债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安全的。为什么?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个,全世界都认为,从长期来讲美国国债必然要崩,但是从短期来看,肯定不会崩。
比如对于当下的美国国债上限危机,全世界总体上来讲,认为肯定会有惊无险,最终能够平稳过关。
这是什么?这就是信用。为什么呢?因为你信他,你信他短期内不会崩。
如果我们用辩证的心态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坚信他短期内一定会崩,按照我刚才的分析,只要你认为他会崩,不管他的资产状况好不好,他就一定会崩,100%会崩,而且分分钟会崩,不会拖很长时间,会是以月和天为时间单位来崩的。
顺便说一句,要打击美国国债和美元霸权,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动摇它的信用基础,就是让全世界人都相信他马上会崩,于是他就真的会马上崩了。
那怎么样打击他的信用基础呢?
靠我这样的中国网民多写写文章可以吗?我认为效果肯定不咋地,因为信的人不多。连我自己都觉得他短期内不会崩。
所以,打击美元和美债的信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旦做成了,美元和美债,分分钟就会崩。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最好是有点操作性的办法呢?逻辑上是有的,实际上是不容易发生的。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美国人自己说了一种办法。
我刚才说,如果我写文章,一个劲黑美元的信用,可能我话说了,但是没几个人信。但是如果美债真的崩了,比如出现了违约,你还信不信?
这就好比是,我我说一个人要死,你不信。可是,它真地死给众人看,你信不信?你还不信吗?
这个时候,你恐怕就不得不信了。
好了,如果这样,你坚信他要死,而且它现在就死给你看,那么,他的信用就没了。
按照我前面讲的那个逻辑,没有信用了,他分分钟就会崩,就像硅谷银行一样。
所以我要说,打击美国国债和美元霸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违约,让他自己死给全世界人看,这样大家都不信他了,他就没有信用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还不劳我们操心和动手,就看这次美国人用不用。
我们接着往下说。
如果美债和美元崩溃了,对美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回到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上了。我们都知道,美国是金融立国,美国制造业已经严重衰弱了——虽然这几年有所回升,美元所代表的美国金融是美国的立国之本。那么美元崩溃就等于美国崩溃。
CNN说中国会恐惧
那么,这样说来,我们把美国CNN的那篇文章的意思再捋一下,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逻辑。
CNN说,如果美债违约,中国会很恐惧。
我分析的结果是,如果美债违约,美元会崩溃,从而带来美国崩溃。
把这两层意思碰在一起,就变成了:如果美国崩溃,中国会很恐惧。
朋友们,你觉得像我这样的中国网民,在面对美国崩溃的时候,我会很恐惧吗?
我摸摸自己的小心脏,我怎么就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恐惧呢?我的恐惧到哪儿去了呢?难道我这个人不会恐惧吗?
说到这里,我突然隐隐约约感觉到我的心跳好像确实在加快,好像确实在加快,好像确实在加快……但,那不是恐惧,那是高兴,是欣喜,是兴奋,是快乐,是期待,总之,是酣畅淋漓的舒服!太舒服了,我要出去喝一杯。
所以,面对美国人说,如果美国国债违约,中国人会很恐惧,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网民,我要抢过话筒,对着美国人大声说一句:
“那你就违个约给我看看,然后你再看看我恐惧不恐惧。”
三 中国的钱咋办?
不过,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这么一个问题:
即便如你所说美债违约导致美国崩溃,那么大快人心。可是,他毕竟把中国现有的8,700亿美国国债给赖掉了啊,中国毕竟损失了8,700亿美元啊。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几个尺度比较大的答案。我今天有些激动,可能有点口无遮拦,如果我说的话不合你心意,请你包涵。
我要说的第1个观点是:
如果能有8,700亿美元彻底打败美国,我认为这个账划算。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我的预估,未来,正常情况下打败美国,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肯定远远高于8,700亿。而且如果发生战争,还有太多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代价。
倘若不放一枪一弹,不动声色地,直接就用8,700亿美元就能打败美国,我认为这个账划算。这正应了那句流行语:凡是钱能搞定的事,都不是事。
我想说的第2个观点是:
如果美国崩溃了,那8,700亿美元,我们怎么可能打水漂呢?那它肯定要给我啊。
请注意,这个前提是美国已经崩了,没有跟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
我的朋友可能会不依不饶地说,他都已经崩溃了,他没钱了,他拿什么还我们的钱呢?
我想说,他没有钱,他有资产啊,比如我心心念念想要的就是美国的那些高科技公司啊,把美国那些高科技公司的股权给我们不就行了吗?再次提醒朋友们,我们此时此刻讨论这个问题,所基于的前提是美国已经崩了。他既然已经崩了,我想要,他敢说个不字吗?
所以,归纳起来我的逻辑就是:
首先,即便8,700亿拿不回来了,如果能用这笔钱换美国崩溃,我认为是划得来的,这是打败美国最便宜的办法。
其次,如果他真崩了,那8,700亿美元我们肯定要拿回来。比如我心心念念地就想要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股权。
更为重要的是,到了美国崩了的那个份上,那个时候8,700亿美元到底值多少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股权,那是我们说了算,那不是美国人说了算。算账的时候,肯定要中国的会计去算账。如果到时候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去美国算账,我从今天开始就自学成才,到时候去当一次志愿者,不收取任何报酬。请不要担心我算账不准,因为何必算那么准呢?有一颗中国心就行了。
到6月1日也只有一天时间了,反正也就一天了。即便是按照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新的说法是他们能坚持到6月5日,他往后推迟了4天,从现在算起也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了,不着急,我们能等,我们等,我们等着着看美国敢不敢搞一下美债违约,然后再看看他真违约了,中国恐惧不恐惧。
想到这一点,好期待啊!
四 遗憾!
前面就是我为今天节目写的稿子。文章成稿的时间是下午两点零七分。非常遗憾的是,当我写完稿子,准备休息一下再朗读的时候,我看看手机,发现他们刚刚达成初步协议了。
他们好像专门瞅着我写作文不看手机的时候达成协议了,好像在玩我,可能是我说他们的话有点难听刺激了他们。总之,他们好像不准备违约了。(当然,目前只是初步协议,媒体说正式协议最快可能在当地时间今天晚上达成。—-从逻辑上讲,也可能达不成正式协议。但我不抱希望了。)
唉,你看这事儿整的!
那我辛辛苦苦写的文章还发不发呢?
我想了一下,算了,还是发吧,而且原汁原味地发,前面的内容不修改。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