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类书研究综述(唐代四大类书)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代四大类书以及唐代四大类书研究综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看一看。

诫子书出自哪本书

《吵晌诫子书》出自《艺文类聚》。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碧毁书法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全书共一百卷,一百万余字;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分门别类,摘录汇编。

《艺文类聚》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扩展资料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悔碰备,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中国古代四大史书体例

史书体例有: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虚灶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嫌亮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芹誉宽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古代四大类书?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唐代四大类兄大敬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羡慎初学记》、《白氏六帖》四部类书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仿斗、《全唐文》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奉敕撰。

四大类书是什么?

是经、史、子、集四类书。

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

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

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经部

经部收录了儒家的“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

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激侍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激升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明铅老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扩展资料: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

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唐代四大类书”是那四部书?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唐代四大类书(全三册)

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之资料,定方法编野让州核排,以便于寻检、徵引的工具书,兼具“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双重性质,故《四库全书总目》曰:“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 中国古代类书的编纂源远流长,一般认为,魏文帝曹丕时编纂的《皇览》乃中国类书之祖。自《皇览》以下,中国历代王朝均有述作颂迹局,惜六朝以前者皆已亡佚,今传世者以成书于隋末唐初及唐中期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为最古。这四部类书,保存了大量的唐以前的遗文秘笈,而这些典籍十之作良知今已不传,所以在校勘古籍、辑录佚文及查找唐以前诗文贼和文献资料等方面,其作用十分巨大且无以替代。

古代四大类书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是《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唐代四大类书的相关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代四大类书研究综述、唐代四大类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1日 15:15
下一篇 2023年5月11日 15:15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