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抗战片的朋友,都会发现大致的剧情十分“模式化”,仿佛就跟复制粘贴式的,一点区别都没有。比如说需要发起进攻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长官在前面高声呐喊 “冲啊”,后面的士兵,就会咻地一声举起武器冲锋陷阵。
在这些人的后方,还会有一整排的机枪手“突突突”的给他们打掩护,士兵们只需要勇往直前就行了。虽然这个场面看起来十分壮观且激动人心,但还是有人会发出疑问,这样的阵仗,后面的机枪手难道不会打到自己人吗?毕竟子弹无眼。
其实,这样的打法在历史上的确有迹可循,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影视剧里那么声势浩大。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在战场上,用机枪手给步兵打掩护,是很常见的战略安排,只不过这种作战形式,通常需要和超越射击,互相配合使用。
那么,什么是超越射击呢?它就是指重机枪手或是轻机枪手,凭借高地势或是高角度弹道,越过前方的步兵队友进行射击的一种打法。这种打法,不单单需要借助地势和角度,还需要前方队友的配合。
首先,在前方的队友,不能一窝蜂似的挤成一团冲锋陷阵。彼此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角和距离。其次,机枪手在进行火力掩护时,应该注意机枪的放置角度,防止机枪在射击时下陷。最后,机枪手在射击时,还需要留心观察前方队友的阵列变化,如果队友的移动轨迹已经偏离了安全角范围 ,则应该停止射击。
这样看来,那些在后方掩护队友的机枪手,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拿着机枪突突突而已;既要及时输送火力支持,又要留心查看前方队友情况。而许多抗战剧里,那些士兵挤成一团朝前方涌入的剧情,和历史真实情况完全相反。
这样的行为,对后方机枪手的射击造成了一定的射击阻碍,子弹射在他们身上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毕竟在真实的战场上,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都是弯着腰或者趴在地上,保持一定距离匍匐前进。只有机枪手和冲锋陷阵的士兵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团队的力量。
因此,喜欢看抗战片的观众们应当擦亮眼睛,不要错把影视当成史实去理解,毕竟影视剧的拍摄手法,还是有一定夸张成分在的。我们应当成分理解、尊敬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