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婚俗“礼节”名目繁多,相互攀比。彩礼钱动辄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结婚当天临时加价“下车费”“改口费”这类新闻时有报道,不少家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法治日报》近日报道了河南婚俗改革实验工作进展,该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称,“婚俗改革的目标是达到‘零彩礼’、节俭办婚事”。
大多数习俗背后都有经济动因,彩礼现象同样如此。在古代,女性依附于男性,家庭依附于家族,女性嫁到夫家,与自己原生家庭的经济权利与义务都切断了,既不享受继承权,也不承担赡养义务。女性成为夫家的劳动力,要承担起为夫家劳动、赡养、抚育孩子等责任,当然,也会继承夫家的财产。对原生家庭而言,养一个女儿,的确意味着是一件“亏本生意”,自然就要补偿,这就是彩礼的由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强力移风易俗,彩礼也逐渐减弱了、消失了。
到了现代社会,女性独立,家庭也从大家庭形式变为了小家庭。结婚并不改变女性与原生家庭的经济联系,工作收入归了自己,赡养与继承义务仍然存在,就不存在夫家补偿女方的原因了。
那么,为何彩礼反而重新兴起了呢?
首先,是因为中国人富裕了。有钱了,人总会追求一些仪式感,很多传统习俗都在复苏,比如过年烧头香、办丧事,都在向传统复苏。这是彩礼重新兴起的前提。毕竟,大家都穷的时代,也都拿不出彩礼。
其次,高房价使得彩礼成为一种必要。年轻人结婚自然要一套房子,这不仅是观念问题,也是实际问题,在中国,很多权利是与房子相关的。年轻人才工作没多久,自然要靠父母,不过,本应是年轻男女双方父母的事,为何只是男方家庭发愁?换一个角度,有彩礼自然有嫁妆,为何现在都是天价彩礼的新闻,天价嫁妆的新闻却很少?
这是因为性别比例失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从适婚年龄段人群性别比来看,刚刚步入适婚年龄的20—24岁,性别比高达114.61,25—29岁年龄段性别比为106.65,30—34岁性别比为101.28。“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这些社会新闻都反映了农村男青年择偶难的问题。男多女少让婚恋竞争日益激烈,女性就有了要价空间,在婚姻市场上,女方家庭要看男方家庭的经济条件。是不是在县城有房,能不能支付高彩礼,都是女方家庭考量的重要因素,竞争之下,彩礼就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男女性别比最失衡的年龄段是10-14岁(119.10)与15-19岁(118.39),待到他们进入适婚年龄,男青年结婚会更难。
彩礼还有地域原因。父母对子女代际责任重,要承担孩子婚姻的责任,自然会为子女结婚做好经济准备,这加强了婚姻中攀比的水平,彩礼就水涨船高。如果代际责任轻,父母觉得子女婚姻主要是他们自己的事,年轻人本身经济实力差一些,婚姻攀比的水平就小。一般来说,华北、中原地区父母的这个责任重,所以彩礼也高;相对而言,西南地区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比较小,彩礼就少一些。不过,当房价昂贵的时候,年轻人是无力承担的,这反过来就加大了父母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六个钱包”买房。
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彩礼习俗背后是观念,观念背后是性别比例失调与房价现实,这才是推动彩礼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 刘远举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