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6月5日,家住吉林蛟河市的一名村民,在上山放牛的时候,意外遭到一头黑熊袭击,该男子称,因为听说“装死”黑熊就会离开,于是,他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可是仍然被黑熊撕咬了,全身上下多处受伤,所幸并没有伤及要害部位,待黑熊离开后,这名男子才逃脱。
当地村民表示,村子附近的山里一直都有不少野兽,此前还曾有村民遇到过老虎,不过,村民被野兽袭击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目前,当地村子已经不建议村民独自一人上山了。
这件事发生后,在网上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一些网友在替这名村民庆幸他“命大”的同时,也有人好奇,为何民间都说“装死”就能避过黑熊的袭击,可是这名男子明明已经装死,为何仍然被黑熊撕咬呢?难道是这名男子装死的姿势不对?
新来的朋友点个关注,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们来看看,黑熊为何会伤人而不吃人?
因为黑熊作为杂食性动物,人类的很多食物对于它们同样有着吸引力,所以,黑熊经常会在人类生活区周围活动,这也导致黑熊伤人的事情并不罕见。
比方说,在今年5月13日的时候,我国黑龙江曾有一名村民在上山采菜的途中,被黑熊袭击,浑身多处受伤严重,被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而且除了野生的黑熊之外,事实上动物园中圈养的黑熊,也同样会伤人,此前我国上海动物园内,就曾经发生过黑熊袭击饲养员的事件。
那么,黑熊究竟为何会伤人呢?
其实,正常情况下,黑熊是不会主动伤人的,它们之所以对人展开攻击,有可能是人类让它们感到了危险,或者是人类的一些行为曾经对它们造成了伤害,从而让它们对人产生了报复心理。
比方说,每年的6-7月份,都是黑熊的发情期,这个时候,黑熊会极具攻击性,当人靠近它地盘的时候,它就会展开攻击,这一次吉林被袭击的村民,也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头正处于发情期的黑熊。
此外,如果黑熊是处于哺乳期,或者是身边带着幼崽的时候,也同样会变得异常凶猛,因此,有关专家才会建议,如果生活区周围有熊出没,那么村民们最好不要独自上山,因为一旦遇到黑熊,可能会被黑熊袭击而出现生命危险。
这时候问题来了,如果在野外遇到黑熊该怎么办呢?装死真的没用吗?
这一次,吉林被黑熊袭击的村民,其实,他是在遇到黑熊之后转身逃跑,后来发现自己逃不了,于是就立刻趴在地上装死,等到黑熊靠近后,强忍着疼痛,任由黑熊撕咬没有发出声音,一直到黑熊离开,才赶忙逃下山去,让村里人将自己送去医院。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名村民本身就是犯了“两个大忌”,首先,遇到黑熊不能转身就跑;其次,遇到黑熊不能装死!
这是因为当你转身逃走的时候,即使黑熊一开始没有想要攻击你,但是看到你逃走,它会出于本能地追赶,要知道,人是不可能跑过黑熊的,所以,基本上没跑出去多远,就会被黑熊扑倒了。
而“装死”到底有没有用呢?研究者表示,在黑熊不饥饿的情况下,看到“猎物”躺下去后,它们确实会觉得没意思,就会转身离开,然而,如果黑熊刚好出于饥饿状态,这时候装死对于黑熊来说,就等于“食物自动送上门”,可以毫不费力地饱餐一顿,所以说,遇到黑熊装死是很危险的。
那么,跑也不能跑,装死也不行,如果在山上遇到黑熊,到底该怎么做才安全呢?
其实,在台湾,有学者统计了200多起相关案例,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遇到熊的时候,都是熊立即逃走,少数是熊先示威、后逃走,并无一起黑熊攻击人的事件发生。因此,正常情况下,黑熊是不会主动伤人的,所以我们在野外遇到熊的时候,无需太过紧张,只要掌握应对方法即可。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遇到黑熊的时候,和黑熊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这个距离其实是安全距离,这个时候,不要让自己表现出任何的紧张和慌乱,只需要冷静下来,慢慢后退,然后离开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只要黑熊不是处于发狂状态,是不会扑上来的。
而如果和黑熊之间的距离在50米之内,那么,这样的距离是很危险的距离,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正面对着它,并且平静地说话,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让黑熊知道你对它没有危险。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后退,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个时候黑熊原地不动,这也意味着它其实只是对你感到好奇,并没有将你当作猎物。
但是,如果发现黑熊的头和耳朵都竖了起来,而且看起来带着攻击状态,那么,如果无法逃离,就只能趴在地上,护住自己的要害部位了,虽然这个时候逃生的几率非常渺茫,但是,也要尝试着寻找工具,比如石块,木棍等,用来攻击黑熊的弱点部位,比方说眼睛、鼻子,然后找机会逃走。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最安全的做法,还是不要去有黑熊出没的地方活动,毕竟野兽总有失去理性的时候,所以朋友们,外出还是要多加谨慎,大家认为呢?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