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抱睡,很多月嫂和宝妈都是一肚子的辛酸泪:长期抱着娃哄睡,已经练成了剪刀手、麒麟臂,并且还附赠两枚肩周炎。
更痛苦的是:抱着的宝宝,不是你想放就能放。刚离开怀抱一厘米,甚至你刚有放下的动作,他就醒了、秒哭。
宝宝要抱着睡觉的原因
研究告诉你:你看到的是“一放就醒”,我看到的是宝宝“内耳前庭敏感、身体紧张不放松、触觉敏感、难以快速处理空间的变化”。
1、宝宝的内耳前庭非常敏感
如果宝宝一放就醒,那你首先要回想一下你放宝宝到床上时的动作,是不是放下宝宝时是“头先下”?正是这个动作,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内耳前庭敏感的宝宝,遇到这种失衡的感觉,身体就会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醒来。
2、放下宝宝时的抱姿不适合
你把宝宝放下时的抱姿是不是这样的: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如果是这样,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我们托腰臀的那只手的动作而刺激,这会激发了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宝宝醒来。
另外,如果宝宝浅睡眠中是臀部先着床,那么,宝宝的脊柱被第二次刺激到,宝宝就会醒来扭动身体或大哭。
3、身体紧张的宝宝,换个睡姿就醒了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会导致他们很难自主入睡。
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能让身体紧张的宝宝感觉舒服一些。但是,一换到小床上,宝宝的睡姿发生调整,需要自己调整身体的平衡,于是,宝宝就会惊醒过来。
一般随着孩子的发育,满3个月后宝宝的身体会放松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宝宝或包裹着他们,缺乏充足的俯趴、运动、按摩和抚触,他们的身体可能就很难放松,由身体紧张导致的睡眠问题就可能伴随他们很长时间。
如果妈妈没有找到背后的原因,从而去改善这些情况,那么,当宝宝大一些,你会发现宝宝可能会有:胆小怕生、大运动发育滞后、不喜欢认识新朋友、去到新环境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
4、触觉和空间感影响宝宝睡眠
宝宝醒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原因是一样的——触觉和空间感。当我们抱着或近距离的陪着宝宝的时候,宝宝能感觉到我们的体温,以及身体近距离接触而形成具有安全感的小空间。
当我们把宝宝放下或离开宝宝时,触觉较敏感的宝宝能迅速的感觉到妈妈的体温不在了,原本让我感觉安全的空间一下子变的无限大,“无限大的空间”让宝宝感到恐惧。这些细小的改变都足以让宝宝马上惊醒,去找回那个温暖而安全的感觉才能重新入睡。
那应该如何应对?
1、包襁褓0-3个月的宝宝抱睡现象很普遍,特别是新生儿,家长可以用包襁褓的方法来代替抱睡。前面我们说过,对于小月龄宝宝,他们喜欢被包裹的状态,可以用包巾把宝宝包起来。包襁褓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仿佛回到了妈妈温暖的子宫,此时配合其它哄睡方法,一般宝宝就能乖乖入睡。
2、利用白噪音0-3个月的宝宝,自主睡眠能力较弱,加上这个月龄的宝宝会出现惊跳反射、肠绞痛,为了让宝宝更容易入睡和睡得更安稳,可采用白噪音的方法。
可以在宝宝耳边发出“shi shi”/“嘘嘘”的声音,吹口哨也可以,必要时可与轻拍、轻摇配合使用。白噪音模拟了宝宝在妈妈子宫时听到的声音,能够给宝宝安全感,帮助缓解放松宝宝的情绪。同时它能够帮助掩盖宝宝睡眠环境中的其他噪音,让宝宝睡得更快更好。
3、使用安抚奶嘴适度使用安抚奶嘴有助于宝宝入睡,当宝宝想要睡觉的时候,将宝宝轻轻放到床上,如果宝宝哭闹,用安抚奶嘴哄睡,配合轻拍或白噪音效果更好。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年里可以使用安抚奶嘴入睡,并认为这样能够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机率,对安抚宝宝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帮助。
4、将睡眠和床联系起来睡前做好准备工作,给宝宝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小月龄(3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在宝宝困得迷迷糊糊时把他放到床上,妈妈睡在宝宝身旁,用手搂着宝宝的身体安抚宝宝入睡,让宝宝以为还在妈妈怀抱中。
经常这样做的话,可以让宝宝把睡眠和床(而不是你)联系起来。一开始宝宝肯定会哭闹,家长不要一看到宝宝哭,就立马抱起来哄睡,可以先观察几分钟,家长可以尝试用手轻拍宝宝后背。如果宝宝哭闹不止,且越来越厉害,妈妈再抱起来安抚。
5、睡前抚触在宝宝睡觉之前,给TA从头到脚做一遍抚触,帮助宝宝放松全身。抚触不仅有利于婴儿的身体健康,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妈妈温柔地触摸宝宝的身体,可以让宝宝感到放松和舒适,这样宝宝就更容易入睡。
6、呼吸引导法妈妈先用热宝把孩子的被窝弄热乎,将宝宝放到床上之后,妈妈不是马上离开,而是将脸靠近宝宝的耳边,舒缓地呼吸,让宝宝感受妈妈的温度和呼吸声,这样宝宝就会觉得很踏实,此时再配合轻拍,宝宝很快就会入睡。
7、逐步放下法有的宝宝放到床上容易醒,不要一下子就把宝宝的整个身体放到床上,可以逐步的放下。比如妈妈可以搂着宝宝的头和肩膀,先把宝宝的腰、屁股、腿放下,这时宝宝可能会有反应,妈妈不要慌,先轻拍安抚一下宝宝,等他安静下来后,妈妈轻柔地将手抽出来,再拍一拍,配合上一条呼吸引导法,一般就能搞定。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