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也算是群居性动物,喜欢一群一群地待在一起游动。在春季钓鱼的时候,只要钓上一条,理论上应该是越钓越多才对。但不少钓友的感觉却是:钓了一会就停口了,而且“大板鲫”总是很少,小型的麻将鲫却总是来抢食,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让垂钓者感觉十分扫兴。
为何春钓鲫鱼鱼获总是不佳,“大板鲫”也很少钓到?不少钓友都在思索其中的原因,但真正能够将原因了解透彻的,恐怕很少人能做到,否则大家都会“爆护”了。其实,在小编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窝子里压根就没几条鱼
鲫鱼喜欢群体游动,这不假,但“三五成群”是一群,“几十上百”也是一群。如果窝子里鱼的数量本身就很少,那钓不到鱼就不奇怪了,尤其是“大板鲫”,数量本来就少,想要钓到更是难上加难。
窝子里没有鱼,一是钓位选的有问题,二是窝料的问题。春季钓鱼,受制于气温的频繁变化,鱼的动向、开口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春节钓鱼的钓位选择要跟着水温走,水温高的地方,鱼群密度就高,反之就低。
这和冬季垂钓的原理有一些相似。春季钓鲫鱼,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草窝子要优于净水区。气温高的大晴天,浅水区要优于深水区,上面这些要素,无一不是遵循“跟着水温去找鱼”的原理。
找到鱼之后,还要能留住鱼。这就涉及到饵料和窝料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讲解。
其二:窝子里有鱼,但很少钓到大板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窝子里明明有鱼星,浮漂也有动作,但钓上来的却是清一色的小鲫鱼,偶尔能钓上两条大一点的,但鱼饵一下水,却总是被小鲫鱼抢光。
出现这种现象,无疑是比第一种好了很多。但钓不到大鲫鱼,也是一种烦恼。熟悉鲫鱼本性的钓友可能都知道,鲫鱼生性胆小,体型越大就越谨慎。因此“大板鲫”是不敢到窝点中心去吃食的,它们往往会待在一边观察,偶尔上来蹭一点底料便迅速离开。
这个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
将鱼钩抛向窝点的边缘,不要抛向窝点的正中间,以避开小鱼,让在窝子边缘徘徊的大板鲫有吃食的机会。
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板鲫上钩的频率明显会高很多。
其三:钓位处不平坦,大鱼吃不到饵
出现第三种情况,表现往往是浮漂出现左右摆动的小动作,或者浮漂的目数飘忽不定,前一竿抛下去是四目,下一杆可能变成一目。这就是水底不平坦,或者有酱层,大鱼很难吃到鱼饵,只能在窝子里来回翻腾,此时浮漂表现出来的动作就是“蹭线”、“撞线”频繁。
这个时候钓友们可能适当钓离地,比如将浮漂向下拉10-15公分,让鱼饵直接呈现在大鲫鱼面前。通过这样的简单调整,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其四:饵料的问题,解决好了“大板鲫”一窝端
其实野外钓鱼,除了钓位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饵料的问题。为何大家用的都是商品饵,别人能钓几十条,自己却只能钓三两条,中间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这里就不得不讲饵料的配比、状态等问题。同样一款鱼饵,在不同钓鱼人手里,出来的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开出来的饵,到水里马上就散了,有的人却能保持长时间的雾化效果,这就是开饵的功夫。
除了开好饵之外,有的钓友的饵料里还藏着不少小秘密。比如,有人会添加诱食剂,如果钓不到鱼,他们就说是饵料的问题,或者说压根没有鱼;
如果爆护,显然又会讲自己的钓技有多厉害!其实,他们爆护的秘诀可能就在那一小瓶添加剂。
说起钓鱼诱食添加剂,小编的观点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诱食剂确实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钓友们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它们身上,那无疑是大忌。
野外钓鱼,就好像是一场马拉松,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量。如果装备搞得再好,技术不过关终究还是不行。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