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国实施了全面放开的政策,在全面放开之后,大部分人都感染了新冠;对于年轻人来说,感染新冠并不可怕,大多会出现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几天之后便可以消失。
但是,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新冠病毒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对于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感染新冠之后不仅仅会遭受新冠病毒的折磨,还会加重原有的疾病!
老年人的免疫力要比年轻人低,所以,在感染新冠之后,老年人的招架能力往往不如年轻人,有很多老年人在感染新冠之后出现了白肺的症状,从而出现了沉默性缺氧;那么,什么是沉默性缺氧呢?在没有血氧仪的情况下,要如何检测自己是否有患有沉默性缺氧的症状呢?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沉默性缺氧是一种病理现象;最近,有人经常提到“沉默性缺氧”,但是很多人不太理解,那么,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人体需要持续获得氧气才能生存,当呼吸系统发生疾病时,可能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从而导致缺氧。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缺氧非常敏感,当处于缺氧的状态时,往往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快、无精打采、嗜睡等症状。
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表示:流感的诊断和治疗特别关注弱势人群,所有流感的经验都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新冠肺炎。
张文宏说,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以有效降低住院和ICU的风险;他的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治疗在3天内、5天内或超过5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张文宏注意到一些老年患者送医院太晚了,因为这些人往往对缺氧没有反应,甚至根本没有感到胸闷或呼吸困难!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举例说,如果九十多岁的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往往已经是缺氧很久了;尤其是对于子女工作繁忙,由阿姨照顾的老人来说,患有“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如果缺氧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患者很容易进展为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要提高发现严重风险的门槛,建议居委会或企业给每个有老人的家庭发一个脉搏血氧仪。
此外,张文宏建议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具备提供基础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的能力,为新冠肺炎疫情分级诊疗打下良好基础,从而避免医疗资源流失,使上级医院能够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或者即使上级医院出现流失,患者也可以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一个机制的改变,可能会让很多人受益,不同级别的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张文宏希望各医院和有床位的科室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培训和培养工作,特别是对于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来说。
那么,患有免疫性疾病或免疫抑制剂的人可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吗?
张文宏表示,在这方面没有必要犹豫,国际共识是应该接种疫苗;张文宏的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肝移植前或肝移植后的疫苗接种研究,并在疫苗接种前后做了相应的监测,发现疫苗接种是安全的。
在没有血氧仪的情况下,要如何判断是否缺氧?
【看呼吸】
1.呼吸频率是否超过30次/分钟: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就要特别注意了(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至20次,严重新冠肺炎时,呼吸频率可超过每分钟30次)。
2.有明显憋气的症状,有时像呼吸暂停的感觉。
3.明显大口,急促喘气。
【看心率】
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正常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大多数人通常是每分钟70次左右;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过慢的症状,都是危险的。
【看血压】
如果老年人感染新冠之后有明显的低血压或高血压的症状,那就更危险了,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看精神状态】
临床上,医生经常问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临床医生的咨询,如老年人反应速度明显下降,不能正常说话,睡后不能醒来,说话不清楚等,即使体温正常,不咳嗽,这仍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需要非常警惕。
【注意尿量】
新冠肺炎感染后,肾功能衰竭是一个重要的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早期是少尿甚至无尿;所以,平时要注意老年人的尿量。
【注意饮食变化】
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症状更不典型,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容易患厌食症;年轻人更容易发烧。
老年人该怎么做好预防?
弘文宏在直播中提到,营养摄入对老年人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非常重要,蛋白质的摄入和营养的加强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一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也可以有更强的身体抵抗力。
张文宏建议,在目前新冠肺炎的高感染率下,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
首先,老年人应该依靠营养摄入和强化;第二,应该减少感染的机会;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增加适当的运动或者一些户外活动。
天气好的时候,建议老年人可以出去走走,但不要聚集,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这样才能保证身心愉悦。
另外,基础疾病患者在此期间一定要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就诊次数越少,感染风险越低!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冬季天气寒冷,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是易感人群,是患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冬季仍是流感高发季节,其重症病例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再加上目前新冠肺炎的感染情况,老年人感染后的重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另外,要特别注意老人的精神状态,因为有时候老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如果老人有明显的嗜睡、交流障碍、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表达不合逻辑的症状,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求助:喘息、气短、呼吸困难、面、口、唇发绀;心悸、胸痛、胸闷、脉乱;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意识障碍、晕厥、昏迷、抽搐等。
另外,如果出现高烧3天以上,低烧1周以上的症状,或者症状改善后再次出现,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冠心病、癌症、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感染后往往症状容易加重,再平时,应该对这种人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加重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平时要注意老人一般生活状况的变化,比如能不能吃好,大小便如何,有没有尿失禁,尿量有没有明显减少。
独居老人要了解自己的整体身体状况,包括基础心率、血压、脉率、呼吸、外周血氧饱和度等;必须对他们进行严密监控,如果病情恶化要及时就医!
延伸:什么情况会影响血氧的测量结果?
1.指套位移
如果患者坐立不安,不配合,或翻身时拉扯血氧饱和度的指套,导致指套移位,甲床可能没有对着红灯,探头可能过深或过浅,都无法有效感知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导致血氧饱和度读数偏低或无显示。
2.指尖皮肤冷
如果患者基础体温较低,或因不保暖而出现畏寒、皮肤发凉等症状,则指尖读取的血氧饱和度值可能较低或不显示;所以,监测时肢体要注意保暖,室温下应该保持在24-28℃,必要时应盖上被子或热水袋保暖。
3.指尖皮肤或颜色异常
患者涂指甲油或佩戴假指甲,指甲病变如甲床增厚引起的甲癣等,都可能导致脉搏血氧仪显示低假读数,产生误差,影响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
此外,有研究表明,如果指甲颜色异常,如绿色、黑色、蓝色等,也会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4.肢体血液供应障碍
仪器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组织的良好灌注,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手指进行监测,探头对指尖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或者在血氧监测的同侧测量血压或同侧肢体被束缚时出现供血障碍;这种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偏低,从而影响血氧的监测结果。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长期应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脉搏容积波明显降低,可导致血氧饱和度波形严重失真或不显示;另外,一些药物也可引起血氧测定的严重偏差。
6.监控功能障碍
血氧饱和度监测线接触不良,探头与电缆接触不良,或者探头与电缆损坏,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准确性。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