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尽管2022年以来国内手机市场持续下滑,但这一每年出货量接近3亿、人均使用时长超过4小时的品类,依旧是无法被忽视的智能入口。2022年以来,行业的并购、整合还在持续。
在被收购79%股权的九个月之后,魅族手机正借助吉利旗下手机公司品牌“星纪时代”复出。这家成立二十年的手机品牌,如今正在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
双方的融合更进一步。3月8日,星纪魅族集团(以下简称“星纪魅族”)成立,由沈子瑜出任董事长兼CEO。在融合之后,两家公司的供应链、采购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实现交汇。
据沈子瑜介绍,星纪魅族集团未来将把重心放在手机、XR(拓展现实)、以及前瞻技术(比如手机芯片/OS/车机交互体验等)上。
手机作为未来的关键的营收抓手,星纪魅族的初步目标是占领国内2%手机份额,重新回归全国前五。如今,低端手机不会是这家新公司的主要目标,沈子瑜表示,未来星纪时代和魅族将会有各自的高端手机系列,“就像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
不过,高端手机入局竞争之艰难,已经被“荣米OV”充分验证,这是一场品牌力、渠道、核心技术的综合竞争。
星纪魅族对此也正在做准备。在品牌方面,魅族品牌有着3000万的魅友沉淀,而当中大部分用户已经到达35岁左右的年龄层,购买力和品牌忠诚度较高;在渠道方面,沈子瑜表示,星纪魅族已经重启渠道的重建,到2025年将建设1000家线下门店;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尽管沈子瑜并未透露太多,但手机soc、卫星通信能力、魅族此前的flyme os软件基础、以及主打互联互通能力的车机体验,或将会是新手机的核心卖点。
手机是传统的核心入口,汽车正在持续快跑成为第二大终端,所有消费电子厂商的终极愿景都是打造一个多终端互联互通的生态世界。星际魅族不会止步于手机的故事,此前,外界对于这家故事是否造车传言纷纷。
对此, 沈子瑜向36氪表示,并不会直接参与整车制造,而将通过向汽车厂商输出Flyme Auto车载人机交互软件的方式合作,同时也会承载亿咖通科技的硬件/运算平台。很显然,这种模式与当下一些消费电子品牌和汽车品牌的合作方式类似。
在合并前,星纪时代有将近800位员工,魅族有1500位员工。合并之后,新公司的架构是,手机事业部交由黄质潘负责,XR事业部由王勇负责,前瞻技术体系由张亚东负责、CFO为苏静。黄质潘为原来魅族科技CEO,王勇、张亚东此前则来自中兴通讯。
新魅族这次装载着充足的资本弹药卷土重来,不过,中国手机固若金汤的江山,是否又添一丝新的变数,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观察。
以下是36氪在内的媒体对沈子瑜的采访实录(略经摘编)
沈子瑜
三年之内,决战手机市场前五
36氪:星纪和魅族现在的关系如何?
沈子瑜:现在是合到一起了,星纪魅族集团现在是一套班子。星纪和魅族相当于同一个品牌的两个产品线,就像是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一样。
36氪:当初选择魅族是不是因为flyme的软件优势?
沈子瑜:不止是这些,魅族有1亿的注册用户,有3000万的魅友,还有Flyme OS系统,而且每天还有六七百万的日活,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尤其是3000万的魅友,这个资产非常宝贵,还有魅族在智能手机领域深耕10多年之久。
36氪:现在整个手机市场都挺艰难,手机这个业务能够帮你们实现什么愿景?是营收的支柱,还是希望它用来反哺车机的用户?
沈子瑜:目前手机市场的保有量足够大,即使去年市场比较惨淡的情况下还有2.7万亿,我觉得魅族作为一个知名的品牌,它市场份额2%不为过,所以接近500多万台,把低端的撇掉,我觉得200多万台对我们来讲应该是做到的。
两三百万台对我们来讲这是一个初步的规模,可以让两三百万的用户抓住心智,占住每天4个多小时的时间,同时进行交流,同时在我后台体系,我的软件和芯片能力又进行提升,还可以帮助我汽车业务。
手机产品一定是我们的主销产品,是我们主营收入,还有包括Flyme的软件服务收入,包括后面还有我们的AR和VR眼镜,以交互为驱动打造多终端形态。
36氪:有没有手机销量的预期?以及出海计划?
沈子瑜:我觉得我们短期内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三年之内,回到原有全国前5的位置。
李书福董事长是全球性企业家,未来整个体系一年的销量中,很大的份额是在海外市场完成的,同时,我们还是奔驰最大的股东,这决定了我们一定会进入全球市场。但不一定是这一代产品,我们会先在中国市场把产品做好,然后再走向海外。
36氪:未来在高端产品方面将以魅族为主?
沈子瑜:我们会把魅族拉高,同时我们还规划了一款更高端的产品,但现在不方便透露。我们不会再开发新的低端产品线,这对我们没有价值,主要还是定位在中高端。
36氪:高端手机需要依赖线下渠道的覆盖,现在这部分的进度如何?
沈子瑜:在我们的规划中,今年是建400家服务中心,明年增至600家,后年是1000家。我们要重建渠道,重建售后服务,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最大的旗舰店,是在汉正街,有800平,完全是自营的;当然也有500平的,还有100多平的,基本上分三个梯度。
36氪:以后也会像华为门店一样接入卖车业务?
沈子瑜:我们也一定会卖车,因为新能源的车就是朝这个方向走,而且我们集团也有新能源品牌。
如何与一个二十年的手机品牌融合
36氪:星纪和魅族双方怎么进行调整和磨合?又为什么会选择在今天合并成为星纪魅族集团?
沈子瑜:去年星纪时代战略投资了魅族科技,两家公司进行了比较平稳的独立运营。当初星纪时代有将近800位员工,魅族有1500位员工,两个团队之间的融合并不会那么快,两个团队是各自都在独立经营。
星纪时代是在我们战略合作之前成立的,2021年9月份我们已经在上海、武汉招募研发团队,启动高端手机的研发。魅族本来就是按部就班得往前做产品。可以透露一个小小的插曲,当我们7月份一起合作以后,发现两边研发的产品长的都一样的,当时我和黄质潘就直接震惊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觉得应该合到一起。
两边联合真正的原因是,把供应链、采购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等后台体系融合到一起去,才能够真正把魅族二十年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发挥出来,同时把星纪时代的创新、以及高端人才的能力整合到一起。过去半年到9个月里,我们合作非常的融洽。
36氪: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的磨合有没有难点?
沈子瑜:智能汽车现在已广受消费者认同,现在汽车企业很多的研发负责人,已经从传统的机械制造转成了开发半导体软件,这是根本性的观念变化。
从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来讲,更加聚焦的是用户体验。我既是星纪时代和魅族科技的CEO,要更多的对产品端的重视,把两端的观念吻合到一块去,让1+1>2的效果体现出来。
36氪:现在的架构如何?
沈子瑜:目前整个组架就非常的清楚,整个后台系统,从采购、供应链、质量包括我们整个的平台都有系统在负责;智能手机产品线BU这一块黄质潘负责,王勇这负责XR产品比如智能眼镜,苏静负责整个财经体系,张亚东负责前瞻技术体系。
36氪:魅族原来的创始人黄章负责哪些事务?
沈子瑜:每次造型评审都有征询他的意见,他对所有的设计都会过问。
新魅族不造车,但互联互通是未来
36氪:之前一直有传言称,魅族有可能要造车?
沈子瑜:现在我们不会造车,星纪魅族在整个生态体系中,与其他造车公司会有一个合作模式,但不一定是造车,我们可以帮助汽车公司来定制化这款产品,然后跟粉丝进行互动和运营。
36氪:未来和亿咖通未来有什么差异?
沈子瑜:亿咖通就是汽车公司定制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它提供整个车载运算平台,上面可以有smart os,也有CUX。但这其实是为OEM做产品。就是Tier 1,相当于安波福。
我们魅族是B2C,FlymeAuto是由我们的FlymeAuto OS为主体的车载人机交互软件,所有设计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太可能帮所有这些汽车公司去做定制,我们只会维护FlymeAuto的驾乘体验。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FlymeAuto,告诉我们汽车公司和汽车的用户,真正的最佳的人机交互体验应该是这个样子,其实很类似于问界汽车以及鸿蒙座舱,HarmonyOS的体验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口碑,但是事实上,鸿蒙座舱在阿维塔、北汽极狐等等其他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都是其他汽车公司所主导的人机交互体验。
未来Flyme的体验在汽车上的实现,同时也会承载亿咖通科技的硬件平台、运算平台包括底层软件等等。这是一个关联关系,我也希望这样的合作和这样的产品,能够给到汽车行业一个借鉴。
36氪:做车机的场景对于魅族来说是不是一个新的挑战?
沈子瑜:有调研显示,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平均跟手机待在一起的时间4到4个半小时每天,车机逐渐成为第二个终端,每人大概有1到1个半小时每天。
但这两大终端未来在很多的生态没有打通,好多时候这两个产品是互相割裂的,比如你开车接电话要拿起来戴耳机的,而我们现在的FlymeAuto,在软件底层系统就把它打通,未来在你开车的时候,你可以无感的去操作你所有的东西,当然更多的内容我不能透露太多。
36氪:星纪魅族未来架构谈未来有三个重点,XR、手机、前瞻技术,哪一块才是未来重中之重?
沈子瑜:我觉得是并肩齐行,没有前瞻技术不可能有未来,没有XR也不可能有未来,没有手机就没有当下。
人们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在手机上面,而未来的XR眼镜是会颠覆手机的,当你XR眼镜做到非常轻的时候,就脱不下来,画面可以更清晰,还可以听到声音,这时人们就没必要从兜里掏手机了。
所以XR现在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戴得很舒服,续航能不能扛得住,这其实解决的都是工程问题。我们会花很大精力去做这件事。
36氪:手机公司能否做好XR吗,就像柯达没办法做好数码相机,难以自我颠覆?
沈子瑜:柯达的问题因为是从胶片到CMOS的变化,原材料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手机和XR的共同点都在于人机交互、图形交互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要做好芯片AP、还有连接等问题。所以我觉得手机公司可以做好XR。
延伸阅读:
【end】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