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次实验终创世界之最天河一号国防科大造(转载)

8万次实验终创世界之最”天河”一号国防科大造

    10月25日,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委礼堂举行。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张京明 摄

    湖南日报10月25日讯(记者 李勇 乔伊蕾)今天下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和湖南省委联合主办的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在省委礼堂举行。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出席报告会并强调,大力弘扬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的崇高精神和宝贵品质,营造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国防科技大学副政委李宁、省军区副政委魏永景出席。省直机关干部、高校师生,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近800人聆听了报告。

    多年来,国防科大致力于培育和打造自主创新团队,坚持以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瞄准世界科技高峰,紧贴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需求,突破掌握了一批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了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为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科技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最近,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后,在全国、全军和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刘波、孙广富、胡庆丰、闫野、白瑞雪分别以《为国争光的自主创新团队》、《肩负起强军兴国的神圣使命》、《向着世界科技高峰不断攀登》、《团结协作催生科研硕果》和《感悟创新之魂》为题,讲述了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顽强拼搏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

    梅克保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表示亲切慰问,对报告团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是诞生在湖南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优秀集体,不但是国防科大的骄傲,也是7000万湖南人民的骄傲。要学习他们忠诚于党、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协作攻关的团队意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梅克保强调,湖南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在全省掀起向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学习的热潮,深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努力把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的崇高精神融入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工作常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省“四化两型”建设。

    报告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军区政治部承办。

    相关:在激情奉献中超越

  ——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湖南日报记者 乔伊蕾 苏莉 整理

    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和“银河精神”

    国防科大科研部副部长 刘 波

    我们学校的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学校从创建那一天开始,就把为国争光、自主创新作为一代又一代科大人的崇高使命和不懈追求。

    我们坚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和“银河精神”,时刻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名利放在身后。几十年来,在教学科研战线,许多人牺牲了假日的悠闲,舍弃了家庭的温馨,推迟了婚期,耽误了治病,放弃了出国深造,把青春甚至生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事业。

    2010年1月30日,是宋博士和未婚妻约好在女方老家举行婚礼的日子。可就在28日晚准备动身时,一个由他负责的程序在调试时突然出现故障,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整个工程。一边是未婚妻和亲友的催促和等待,一边是工程进度刻不容缓,宋博士最终选择留了下来。当他潜心投入、奋勇攻关时,心爱的人在千里之外独自完成了一个没有新郎的婚礼。一位科研人员的妻子说,几十年来,她没有和丈夫一起度过一个纪念日,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假期,嫁给科大人,就嫁给了国防科技事业。

    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之所以能心无旁骛干事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关爱。我们的老院长陈赓大将对知识分子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在生活上格外关照。建校之初,住房非常紧张。当时,学校建成了6栋带地板和卫生间的小楼,老院长把原本分给他的房子让出来给专家教授,而自己却住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这种为教学科研人员搭梯子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科学大家眼睛一亮:方案出奇大胆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孙广富

    卫星导航定位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技术。美国、俄罗斯已建成全球定位系统,欧洲也正在加紧研制。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了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攻关,地面关键设备技术迟迟未能突破。

    当时,我们几名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对这一领域也一直在跟踪研究。究竟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大家反复查阅资料,经常一起讨论,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1995年6月,我们带着自己的技术方案,敲开了“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的门。这份方案让这位科学大家眼睛一亮,认为方案出奇大胆。陈院士与众多专家反复论证,最后在方案审核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消息传来,我们兴奋得跳了起来。很快,我们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年轻团队,在庄钊文教授的带领下,从一笔鼓励尝试的4万元经费起步,在一张白纸上开始探索。经过6年的奋战,我们成功攻克了地面关键设备技术,推动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想起当年那一幕,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激动不已。有人说,我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是国家的急需让我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紧接着,我们再度出击,研制出“北斗”系列用户机。如今,无论是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还是祖国边陲的巡逻线,无论是翱翔在高空的飞行器,还是驰骋在大海的舰艇,只要你打开“北斗”用户机,就能解决我在哪里和你在哪里的问题,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汶川大地震,救援部队用“北斗”用户机向党中央第一时间报告了震中灾情,为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开辟了一条信息通道。用户机被灾区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信使”。

    8万多次实验,创造世界GPU计算最高效率

    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 胡庆丰

    超级计算技术处于当今信息技术的前沿,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研制“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时,为了提高GPU的效率,主任设计师杨灿群简直到了着魔的程度。有一天深夜,他突然想起白天的一组数据可能有问题,连忙跳下床就往外冲,妻子吓了一大跳,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跟着就往外跑,大声喊怎么啦。他像没听见一样,一路跑到实验室,打开电脑,查看实验数据,果然有了新的发现。杨灿群高兴得大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回头一看,才发现妻子目瞪口呆地站在门口。就这样,经过8万多次实验,GPU的计算效率一步步提高到70%,创造了世界GPU计算的最高效率。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位穿一身绿色作训服、解放鞋的老人,他就是环形激光器技术团队的领军人物高伯龙院士。上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环形激光器,引起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我国许多单位的研究,因基础工艺过不了关而先后放弃。高院士说,如果我们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环形激光器研制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实验室没有空调,还要封闭起来。一到夏天,就变成了大闷罐。高院士光着膀子,挥汗如雨,通宵达旦地干。一次,他从实验室回到家里,双脚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老伴心疼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1994年11月18日,我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器通过国家鉴定,高院士“30年磨一剑”,终于大功告成。当晚,他难得轻松地从实验室回家,突然发现家门口多了一栋房子,不解地问:“这里什么时候多了栋新楼?”身旁的同事笑道:“你才发现呀,这栋楼一年前就盖起来了。”

    年过八旬院士,先后17次改换专业和研究方向

    国防科大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 闫 野

    现代科研工作是集体事业,一个人本事再大,离开集体将一事无成。我们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一块砖、任党搬。

    1999年,我们承担了先进推进技术研究项目,涉及航天技术和材料科学两个学科。两个团队的科研人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走到了一起。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小陈,被抽调到了联合攻关组。在新型材料实验的关键阶段,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一闭关就是整整8个月。耽误了论文准备时间,由于超过期限规定,最终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当有人安慰他时,他说,没有取得学位确实很遗憾,但看到我们的成果应用在火箭发动机研制上时,我一点也不后悔。

    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发扬螺丝钉精神,党叫干啥就干啥。年过八旬的赵伊君院士,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后17次改换专业和研究方向。每一次转行都是一次挑战、一次超越。上个世纪80年代,组织上安排他牵头负责激光技术研究。这时,他年近花甲,已在核物理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再次改换专业,意味着再一次从零开始。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专业方向,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我们学校,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干的活虽然不那么起眼,但为国争光的奖杯有他们的一份汗水。技工邹长莉,每天俯身于放大镜上,焊接着电路板上芝麻粒大小的元器件。她焊接的每一个点、每一块电路板,都关系到整个研制攻关的进程。这份工作,她一干就是33年,从风华正茂的女孩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师傅。和邹长莉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很多。

    “自己砸自己饭碗”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前进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在于超越的勇气和信心。

    在国防科大,我听说了一个“自己砸自己饭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光学测量技术专家于起峰院士。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光测技术还停留在胶片记录、人工判读的阶段。先进的光测技术,成为于起峰研究的重要方向。

    千辛万苦,于教授终于成功研制出数字光测胶片判读分析系统。鉴定验收方认为,这是一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光测装备。于教授自己却坦陈,这套采用胶片记录的系统存在处理周期长、成像质量欠佳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他随后进一步提出了直接生成数字图像的设想。

    很多人感到不解。刚研制成功胶片判读系统,就鼓动大家甩掉胶片,这不是在砸自己饭碗吗?于起峰说:“搞科研就是要敢砸自己的饭碗,如果大家都端着老饭碗不放,科学就永远得不到进步。”

    凭着这种敢于砸“饭碗”的气魄,他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使靶场光测装备的测量方法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手工到自动、从三维测量到六维测量的飞跃,实现了40年来我国靶场判读系统的重大变革。

    在不甘平庸中超越自我,在打破平淡中超越自我,在跨越昨天中超越自我,在挑战明天中超越自我,这就是国防科大人永无止境的超越之路!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投稿号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1日 13:00
下一篇 2023年2月11日 16:00

热点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